投荒厌乱湿青衫,时事阽危口欲缄。
差喜故人无恙在,身经破冢得归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要逐联分析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最后还应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全面理解诗意。此题要求学生注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荒厌乱湿青衫,时事阽危口欲缄”意思是:流落边荒地,厌倦了动乱的时世,我的衣服已经潮湿了;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我想张口却不敢开口。投荒厌乱:投荒,指被流放或流离失所。厌乱,指厌恶动乱。湿青衫:形容因忧国而消瘦。语出自杜甫《赴奉先》。阽危:指国家危机,形势危险。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秦穆公使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将兵伐晋,渡河焚舟,三日而后济。”

“差喜故人无恙在,身经破冢得归帆”意思是:幸好我的朋友没有遇难,我亲自经过破败的坟墓找到了回家的船只。差喜:幸好。故人:老朋友。无恙:没有受伤,没有生病。身经破冢:指亲身经过战乱。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有幸遇到一位朋友没有遇难,我亲自经过战乱的废墟找到了回家的船只。

【答案】

译文:流落边荒地,厌倦了动乱的时世,我的衣服已经潮湿了;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我想张口却不敢开口。幸好我的朋友没有遇难,我亲自经过破败的坟墓找到了回家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诗人流寓江南期间所作。

首句“投荒厌乱湿青衫”,写诗人流落江南后厌倦了动乱的时世,衣服已经潮湿了。“投荒”是说诗人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流寓到江南一带,过着客居生活。“厌乱”是说由于战乱频繁,诗人感到厌倦。“湿”,说明诗人在江南的生活并不安定。第二句“时事阽危口欲缄”,紧承上句,进一步抒写流寓江南后的感慨。这两句合起来说诗人流落江南后,不仅厌倦了动乱的时世,而且生活也相当艰苦,处境十分危险。

中间四句为第三部分,也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议论。“差喜故人无恙在”,说诗人庆幸的是,他的朋友没有遇难。“故人”,指的是李白。“无恙”,即平安无事。“身经破冢得归帆”,说诗人亲历战乱,找到回家的船。“破冢”,指战乱中破坏民房的情景。“得归帆”,指找到了回故乡的船。这两句是说,诗人在经历战乱之后,终于回到家乡。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及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