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迷前渡,纵横万马声。
飞涛能转石,急浪欲崩城。
滚滚神偏王,茫茫气不平。
江湖余旧涉,回忆百忧生。
【注释】
观:观察。沁河,即沁水,发源于山西宁武县,东流到河南,经沁阳市、焦作市,在焦作市北注入黄河。沁河两岸有古迹名胜众多。少城,指太原古城。王维《少年行》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少年”即指此。
【译文】
雨下个不停,河水上涨淹没了渡口,我站在桥上眺望着前方。万马奔腾,声音如雷贯耳。飞涛能将石转,急浪欲将城摧。滚滚江水神偏王,茫茫大江东去气不平。回忆往昔江湖游历,百忧生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站在沁河边的桥上,目睹了沁河暴涨的情景,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感触和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首短小精悍的小诗。全诗共四韵,每韵两句,句句是景,句句是情,浑然一体。首二句写风雨迷漫,万马齐奔,水流澎湃;三、四句写飞涛激荡,急浪拍岸;五、六句借“神偏王”和“气不平”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篇幅不大,但却写得气象万千,感情强烈。
诗的前两句写风狂雨骤,水势汹涌。“风雨迷前渡”,点题,说明诗人是在观览沁河涨水的实况。“风云变幻”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描写风雨的诗句。而“雨下个不停”则写出了天气之恶劣,给渡河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一句还暗含了诗人因不能按时赶到洛阳赴考而产生的焦虑之情。
第三、四句写水势汹涌。“飞涛”、“急浪”等语,都极言水势之大,声势之壮。“万马奔腾”,用来形容波涛汹涌,声震如雷;“飞涛能使石转”,形容波涛翻滚,气势磅礴。一个“转”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波滔汹涌,排空而下的壮观场面。“急浪欲崩城”则把洪水与城垣相联系,突出了洪水的凶猛,从而更增强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第五、六句写诗人的豪情壮举。“神偏王”,这里是指洪水,诗人认为它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君主,能够摧毁城池。“气不平”,是指天地之气的不平,也就是天地之间充满了愤怨之气,它与前文所提到的风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神偏王”和“气不平”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天地间不平之气的愤懑之情。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无法及时赶赴洛阳赴考的一种隐喻。
尾联写诗人回忆起往昔江湖游历时的往事,心中充满了忧思。这一部分与题目“观沁河涨”并无直接关联,但却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