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搜罗密,炎刘历数终。
奇冤同白马,高举羡冥鸿。
墓道留残碣,槐花发故宫。
何殊因树屋,千载想遗风。

【注释】

郭有道:指东汉党人首领、名士郭泰。墓二首:两首诗,是作者对郭泰的怀念之作。

党锢(gǒu jù):东汉时期以打击豪强贵族而形成的“党”,被豪强所排挤的士人称为“党人”。后因宦官当权,党禁复起,凡被牵连者均受迫害。

炎刘:东汉的国号为“炎刘”,这里指东汉政权。

奇冤同白马:语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为周孤竹君长子,周武王灭商建周时,他们逃至首阳山,不食周粟,饿死于山中,后人称为“伯夷叔齐”。此处比喻诗人自己与党人同遭不幸。

冥鸿:传说中乘鸾鹤飞升的神仙,也借指高洁之士。

宫:指汉光武帝刘秀的故居。

槐花发故宫:指洛阳宫中的槐树开花了。

何殊因树屋:语出《世说新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因树屋,指诗人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

【翻译】

党锢搜罗密,炎刘历数终。

奇冤同白马,高举羡冥鸿。

墓道留残碣,槐花发故宫。

何殊因树屋,千载想遗风。

【赏析】

这是一首追悼名士郭泰的七言绝句组诗,共两首。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表达了对郭泰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第一首咏史抒怀,第二首则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

【注释】

郭有道:即郭泰。

党锢: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专权,外戚擅政,导致朝政黑暗,社会动荡,士族官僚纷纷结党营私、互相攻击,形成了所谓的“党锢之祸”。

炎刘:东汉的国号。

奇冤同白马: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不愿辅佐暴虐无道的君主,于是在首阳山上采野菜充饥,死后被世人尊奉为“义人”。后人常以“伯夷、叔齐”来表示清贫自守、不随流俗的高尚气节。

高举羡冥鸿:语本《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泠然”是形容风吹得十分轻快的样子。此处用来比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志向远大,心向往之。

槐花发故宫:指洛阳皇宫内的槐树已经开了花。

何殊因树屋:语本《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因树屋,指诗人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

【赏析】

这是一首追悼名士郭泰的七言绝句组诗,共两首。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表达了对郭泰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第一首咏史抒怀,第二首则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

【注释】

郭有道:即郭泰。

党锢: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专权,外戚擅政,导致朝政黑暗,社会动荡,士族官僚纷纷结党营私、互相攻击,形成了所谓的“党锢之祸”。

炎刘:东汉的国号。

奇冤同白马: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不愿辅佐暴虐无道的君主,于是在首阳山上采野菜充饥,死后被世人尊奉为“义人”。后人常以“伯夷、叔齐”来表示清贫自守、不随流俗的高尚气节。

高举羡冥鸿:语本《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泠然”是形容风吹得十分轻快的样子。此处用来比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志向远大,心向往之。

槐花发故宫:指洛阳皇宫内的槐树已经开了花。

何殊因树屋:语本《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因树屋,指诗人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