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坐伽陀石,清筠自古今。
虚中成净业,劲节印禅心。
绿染菩提果,声含檐卜林。
半规新月上,妙义正堪寻。
观音竹
趺坐伽陀石,清筠自古今。
虚中成净业,劲节印禅心。
绿染菩提果,声含檐卜林。
半规新月上,妙义正堪寻。
注释:
- 趺坐伽陀石:坐在伽陀石上,意味着修行和静坐。
- 清筠自古今:竹子的绿色清新且历经古今,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美。
- 虚中成净业:以虚灵之心进行清净的修行,追求心灵的纯洁。
- 劲节印禅心:竹子的坚韧节操体现了禅宗的精神,即内心的坚定和宁静。
- 绿染菩提果:绿色的竹叶如同菩提树的果实,象征着觉悟和智慧。
- 声含檐卜林:声音在屋檐下回荡,如同森林般深沉而有力。
- 半规新月上:月亮半圆时的景象,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 妙义正堪寻:这种美妙的意境正是值得探寻和欣赏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观音竹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深远、和谐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观音竹的形态、色彩、声音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中的“趺坐伽陀石”、“虚中成净业”、“劲节印禅心”等词语,不仅描绘了观音竹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修行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一句“妙义正堪寻”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这种美景正是值得人们去追寻和欣赏的。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