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
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
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愚所作,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山水画卷。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翠霭:指山间薄雾,浑无色:形容其颜色淡雅,无色指淡青色。凌虚绛雪横:形容山间的云彩像绛红的雪一样横空飘浮。)
注释:描述的是清晨时分,云雾缭绕的山岭上,天空中的云朵仿佛染上了红色的色彩。
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空山:指寂静的山野。寒雾:指早晨的雾气。)
注释:描绘了清晨的山野中,雾气聚集的景象,同时提到了农家小屋中传来的鸡鸣声。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海:指大海。银花:指海面上的波光,如雪花般璀璨。)
注释:描述了大海与天空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无数银色的花朵在闪烁。
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丹崖:指红色山崖。缥缈:形容山峰若隐若现。)
注释:描绘了远处山崖的颜色,以及它们在行走中的影子,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对雾、山、海、天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