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捧册下青霄,桂郡珠崖道路遥。
秋去黄花迎使节,春归杨柳映征镳。
百蛮碑版传荒服,三殿泥书降圣朝。
载得声灵通万里,论功应不让铜标。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平明捧册下青霄,桂郡珠崖道路遥。”
- 解释:在黎明时分,捧着册封的诏书飞往下空,桂州、珠崖的道路遥远。
- 关键词:平明、捧册、青霄、桂郡(桂林)、珠崖(广东崖州)、道路、遥
- 注释:平明是清晨,捧册意味着奉上皇帝的诏书,青霄指天宫。桂郡和珠崖分别指广西的桂林和广东的崖州,道路遥指两地相隔很远。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皇帝诏书被送到远方的情景,通过描绘桂郡和珠崖的地理距离,表现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辖。
第二句:“秋去黄花迎使节,春归杨柳映征镳。”
- 解释:秋天过去,黄花迎接来使;春天归来,杨柳映照着使者的车马。
- 关键词:秋去、黄花、春归、杨柳、迎使节、征镳
- 注释:秋天过去指时间流逝,黄花代表秋天的美景或使者的到来,春归表示时间的流转,杨柳映着使者的车马,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可能寓意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赏析: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表达季节的更迭和对使者到来的欢迎之情。
第三句:“百蛮碑版传荒服,三殿泥书降圣朝。”
- 解释:各种蛮族的碑文记录着荒服之地,三殿用泥土书写着降服圣朝的故事。
- 关键词:百蛮、碑版、传、荒服、三殿、泥书、降圣朝
- 注释:百蛮指的是各个蛮族,碑版是指记载历史或功绩的石碑,荒服指的是边远的地区,三殿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泥书是指用泥土制作的书写材料,降圣朝则可能意味着这些文字记载了帝王对某个地区或民族的恩赐或征服。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碑版和泥书的内容来展现古代帝王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文化传播。
第四句:“载得声灵通万里,论功应不让铜标。”
- 解释:承载着声音的灵通可以通达万里之外,论功不应该输给铜铸的标杆。
- 关键词:载得、声灵、通万里、铜标
- 注释:载得声灵指的是承载着神谕或信息能够传达到远方,通万里则意味着传播的范围广泛,铜标可能是用来比喻某种标准或是衡量功绩的标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与边疆沟通以及表彰功臣功绩的重视。
综合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忆来表达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功名的看法。诗人通过对边疆地区和朝廷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历史上的功臣们的歌颂,展现了对国家繁荣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同时,诗歌中融入了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的元素,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