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鉴伦
风雷隐隐护周庐,五采龙文护帝车。 泉出旌门珠瀑卷,草迎行殿绿云舒。 九盘夜渡黄河水,三略朝提玉帐书。 汉将莫夸临瀚海,圣人亲已到狼胥。 - 注释: 1. 风雷隐隐护周庐:描述风和雷声隐约守护着一座宏伟的周代宫殿。 2. 五采龙文护帝车:五色斑斓的龙形图案装饰着皇帝的车驾,象征着权威与尊贵。 3. 泉出旌门珠瀑卷:旌门旁的泉水如珍珠般翻滚流淌。 4. 草迎行殿绿云舒
这首诗的原文是: 圣武临戎贼胆寒,威惊鸷鸟避旌竿。楼兰西去关门迥,姑衍南来地轴宽。朝发尺书降赞普,暮驰单使报呼韩。番戎顿颡军麾下,尽荷生成载道欢。 逐句翻译如下: 1. 圣武临戎(皇帝亲临边关)贼胆寒,威惊鸷鸟避旌竿。 - 这句诗描述了皇帝亲临边关,其英明之威令让敌人感到恐惧。 2. 楼兰西去关门迥,姑衍南来地轴宽。 - 这一句描绘了从楼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到西去的关门
【解析】 此诗是作者北征归来,记叙其功德的。首联“欃枪既扫沛深仁,群丑投戈尽束身”意思是说,扫除了蚩尤的凶暴,天下百姓都感恩戴德;那些作恶的人,放下武器投降。颔联“汤网恩宽三面解,轩台威耸百蛮驯”意思是说,大赦天下,恩如天高地厚,三面解兵,四方归服,边疆安宁。颈联“蕃歌人踏关前月,铙曲风传塞上春”意思是说,边塞的歌声传遍关前,春风中飘来铙曲的旋律。尾联“直画青丘为比户,不须戎鼓节金錞”意思是说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益,他是一位唐代诗人。诗的内容主要是描述作者在北方征伐战争的功绩,以及战后归化的和平景象。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銮舆三驾建霓旌,总为苍生致太平 - 意思是说,皇帝的车辆有三辆,上面都挂着红色的旗帜,都是为了百姓能够生活在和平之中。 2. 款塞已闻来万国,受降何用筑三城 - 意思是说,当边疆的战争结束后,所有的国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不需要再建造防御工事。 3.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晓来闲自啭: “晓来”指的是清晨时分,“闲自啭”则表示在宁静的早晨自我鸣叫。莺鸟在晨曦中开始鸣叫,显得格外悠闲和自在。 - 注释:描绘了一幅清晨莺鸟开始活动的画面。 2. 误认是残春: 莺鸟的叫声让人误以为是春天结束的时候,因为通常春天的结束会伴随着莺鸟声音的变化。 - 注释:通过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和对春去秋来的感慨。 3. 树密看难见: 当树木过于密集
【注】 1. 径仄:小路狭窄。 2. 荒榛:野草。 3. 长松:古松。 4. 危石:险峻的石头。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双塔:两座塔。 7. 高峰并:两座山峰相连。 8. 孤帆:一只小船。 9. 落日:太阳落山。 10. 虎迹:老虎走过的痕迹。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之情。 首联“径仄荒榛满
舟行喜晴 浓绿谁家柳,深藏茅屋低。 溪花含日笑,谷鸟向人啼。 草浅嘶骄马,村深叫午鸡。 一番春雨足,新笋竞冲泥。 【注释】 1. 浓绿 - 指的是绿色的柳树,柳条浓密且颜色鲜绿。 2. 谁家 - 指代某个人家。 3. 茅屋 - 用茅草搭建的屋子。 4. 低 - 矮小的样子。 5. 溪花 - 指溪边的花朵。 6. 含日笑 - 在阳光照射下微笑。 7. 谷鸟 - 指山谷里的鸟。 8. 草浅 -
【注释】 1. 晓日穿云起:晨曦透过云层,阳光四射。 2. 晴烟带雨收:晴朗的天气里,雾气被风吹散,天空中的云彩变得清晰可见。 3. 霜清黄叶落:清晨的霜冻使得黄色的树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一片片金黄的落叶。 4. 水浅白鱼游:清澈的湖水中,白色的鱼儿欢快地游动着。 5. 客里经三伏:作者在旅途中度过了三个炎热的夏天。 6. 愁中度一秋:作者在旅途中度过了一个秋天的愁绪。 7. 故园有残菊
【注释】 泰安:山名。张夏: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南。马上口占:即兴吟咏。 破愁肠:解除忧愁。 山曾识面青常好:山曾经相识,故其青色常为人们所喜爱。 鸟不知名啼自长:不知其为何鸟,但见其啼鸣自成音韵。 流水无声穿细涧:溪流从石缝中流过,声音很轻。 落英有意出危墙:花瓣有意要落在高高的墙上。 红尘里:尘世中。 却爱桃花似故乡:却喜欢故乡的桃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途中所见景物的诗
【注释】 泰安:古地名,今属山东省。 道中:道路之中。 排障锦为屏:把树林像屏风一样排列开。 得得:形容车子行驶的声音。 渡浅汀:在小河浅滩上行驶。 野蝶:蝴蝶。 晴散粉:阳光下蝴蝶的翅膀像粉末似的散发。 新莺:刚出窝的小鸟。 坐树暗梳翎:坐在树上,用嘴梳理自己的羽毛。 柳条:柳树的枝条。 风动摇官绿:风吹动柳条,好像绿色的官服被摇动一样。 岱色:泰山的颜色。 云开拥帝青: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