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当春竞斗芳,客途聊此破愁肠。
山曾识面青常好,鸟不知名啼自长。
流水无声穿细涧,落英有意出危墙。
懒开白眼红尘里,却爱桃花似故乡。
【注释】
泰安:山名。张夏: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南。马上口占:即兴吟咏。
破愁肠:解除忧愁。
山曾识面青常好:山曾经相识,故其青色常为人们所喜爱。
鸟不知名啼自长:不知其为何鸟,但见其啼鸣自成音韵。
流水无声穿细涧:溪流从石缝中流过,声音很轻。
落英有意出危墙:花瓣有意要落在高高的墙上。
红尘里:尘世中。
却爱桃花似故乡:却喜欢故乡的桃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途中所见景物的诗。诗以春景为题,描绘了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并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风物当春竞斗芳,客途聊此破愁肠”。首句点明时间是“当春”之时,也就是春天的时候;次句则写自己“客途”之中,为了解除旅途之忧而吟咏。这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之美以及诗人因游赏而解除了忧愁。
颔联“山曾识面青常好,鸟不知名啼自长”。“山曾识面”指的是诗人曾在泰山游玩时,与山峰有缘,所以见到山就会想起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流水无声穿细涧,落英有意出危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溪流从石缝中穿过,发出清脆的声音;花瓣有意落在高高的墙上。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尾联“懒开白眼红尘里,却爱桃花似故乡。”尾联中的“却爱”一词表明了诗人的情感态度。虽然诗人被红尘所困扰,但他仍喜欢故乡的风景。这里的“桃花”象征着故乡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