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仄荒榛满,循溪问路迷。
长松危石畔,古寺夕阳西。
双塔高峰并,孤帆落日低。
山僧扶杖语,虎迹到前溪。

【注】

  1. 径仄:小路狭窄。
  2. 荒榛:野草。
  3. 长松:古松。
  4. 危石:险峻的石头。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双塔:两座塔。
  7. 高峰并:两座山峰相连。
  8. 孤帆:一只小船。
  9. 落日:太阳落山。
  10. 虎迹:老虎走过的痕迹。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之情。
    首联“径仄荒榛满,循溪问路迷”描绘了诗人在富春驿附近的荒凉景象。荒榛满径,表明道路狭窄而荒凉,而沿着溪水寻找方向却迷失了方向,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
    颔联“长松危石畔,古寺夕阳西”则转向了宁静而美丽的景色。长松危石畔,描绘了古松和险峻的石头相伴的景象,而古朴的寺庙出现在夕阳西下之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颈联“双塔高峰并,孤帆落日低”进一步展现了富春驿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双塔峰并,描绘了双塔高耸入云的景象,而孤帆落日低,则描绘了夕阳映照下,孤帆逐渐降落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尾联“山僧扶杖语,虎迹到前溪”则转向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僧。山僧扶杖语,描绘了山僧手持拐杖与诗人交流的场景,而虎迹到前溪,则描绘了老虎走过的痕迹出现在溪流边,给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富春驿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之情。首联描绘了荒榛满径、溪水迷失方向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次联通过描述长松危石畔、古寺夕阳西的美景,营造出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颈联进一步展现了双塔高峰并、孤帆落日低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尾联则转向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僧,描绘了他们与诗人交流的场景以及老虎走过的痕迹出现在溪流边的景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