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催行露未干,柳条为我拂征鞍。
残钟略可医归梦,破褐何能救夜寒。
交态不如秋水淡,世途宁似酒肠宽。
沧浪一曲渔歌起,羡杀芦花理钓竿。
注释
- 晓行:清晨行走。
- 催:催促。
- 露未干:指早晨的露水还没有完全干透。
- 柳条:柳树的枝条,此处用作比喻。
- 征鞍:旅行时用的马鞍,这里暗示出行的目的地可能是远方。
- 残钟:傍晚敲响的钟声。
- 破褐:破旧的衣服,这里可能指的是旅途中的简朴生活。
- 交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状态。
- 秋水:秋天的水,常用来形容清澈透明。
- 世途:世间的道路或人生道路。
- 沧浪:广阔的水面,此处引申为广阔的世界。
- 渔歌:渔船上的歌声,这里可能是指渔民的生活。
- 芦花:芦苇的花,常用于文学中象征孤独、自由等情感。
译文
清晨的景色催促着前行的脚步,露水还未干透,柳条轻轻拂过我的马鞍。傍晚时分微弱的钟声似乎能缓解归家的梦乡,但破旧的衣服怎能温暖我夜晚的寒冷?人际交往不如秋水般清澈淡泊,人生的路途又怎会比酒肠宽阔?在广阔的天地间一曲渔歌悠然响起,羡慕那理理渔竿的芦花随风飘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晨出行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晓行有感”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在清晨行走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晨色的描述、柳条拂过马鞍的画面以及晚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通过“破褐何能救夜寒”一句,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