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塘静,晴郊望欲迷。
乱流逐水马,断岸聒田鸡。
天迥遥峰淡,云深塞树低。
老僧同杖履,偶语夕阳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村居杂咏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雨过山塘静,晴郊望欲迷。
译文:雨水过后,山塘显得格外安静,放眼望去,晴朗的田野让人有些迷路了。
注释:山塘(山间小溪),晴郊(晴朗的田野),迷(迷茫)。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雨后山塘的水波荡漾,晴日下的田野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句子突然转折,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天际,让人感到有些迷茫和困惑。这种写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

乱流逐水马,断岸聒田鸡。
译文:湍急的水流追逐着奔马,岸边断裂的石头上传来田鸡的叫声。
注释:乱流(湍急的水流)、水马(奔马)、断岸(岸边断裂)、田鸡(一种生活在稻田中的鸟类)。
赏析:诗的后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湍急的水流追逐着奔马,岸边断裂的石头上传来田鸡的叫声,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息,与前两句的宁静、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天迥遥峰淡,云深塞树低。
译文:天空高远遥远,山峰苍茫若隐若现,云雾缭绕之中,远处的树木显得低矮。
注释:迥(遥远)、峰(山峰)、淡(苍茫)、云(云雾)、塞(山间小路)、低(低矮)。
赏析:诗的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景象。天空高远遥远,山峰苍茫若隐若现,云雾缭绕之中,远处的树木显得低矮。这些景象都非常具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老僧同杖履,偶语夕阳堤。
译文:年迈的老僧人手持拐杖,偶然在黄昏的堤坝上交谈。
注释:杖履(拐杖)、偶语(偶尔交谈)、夕阳堤(黄昏时分的堤坝)。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年迈的老僧人手持拐杖,偶然在黄昏的堤坝上交谈,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这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