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同孤注,君王类置棋。
金轮篡唐日,叔带乱周时。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
人谋虽欲盗,天命岂能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第一句:“国土同孤注,君王类置棋。”
注释:国家如同孤注一掷,君王就像下棋一样决策。
赏析: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国家比作孤注一掷,意味着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需要全力以赴;而把君王比喻成下棋的高手,意味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取决于君主的智慧和决策。

第二句:“金轮篡唐日,叔带乱周时。”
注释:金轮篡夺唐朝政权的日子,叔带乱动周朝的时代。
赏析: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黄巢之乱”,金轮代表唐朝,叔带则指周朝的末代皇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第三句:“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
注释:弧眼悲伤地注视着褒姒,衣冠谁又能束手无策呢?
赏析:这里的“弧眼”指代周幽王,他因为沉迷于褒姒的美色而放弃国政,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褒姒”是周幽王的妻子,她的美丽和妖艳使得周幽王失去了警惕,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幽王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命运往往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第四句:“人谋虽欲盗,天命岂能违。”
注释:人们虽然有阴谋诡计,但天命难道能违背吗?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是最强大的人,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这里的“盗”指的是背叛、欺诈等不正当手段,而“天命”则是指不可抗拒的宿命。这句话强调了历史的必然性和不可抗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史”的特质,通过诗歌来记录和反映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