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笑烽火,庙社泣灰尘。
黄屋传西幸,萧关又北巡。
珊鞭遗御马,红袖泣宫嫔。
肠断淋铃雨,凄凉夜走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骊山笑烽火,庙社泣灰尘。

  • 注释:骊山(即骊陵山)上的烽火台在看到战火时会发出嘲笑声,而庙社(古代祭天、地、祖先的场所)因战争而哭泣,尘土飞扬。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和哀愁。烽火台的嘲笑声反映了人们对于战争的无力感,而庙社的哭泣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黄屋传西幸,萧关又北巡。

  • 注释:黄屋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西幸是指前往西方,而萧关则是古代的边界关口。这里指的是皇帝从长安出发向北巡查。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皇帝为了应对战争而进行的北行巡视。黄屋代表着尊贵和权威,向西和北的方向行进则象征着对战争的回应和对抗。

珊鞭遗御马,红袖泣宫嫔。

  • 注释:珊鞭指的是皇帝御用的马匹,遗御马意味着这些马匹被遗留在后方,等待皇帝的召唤;红袖则指代宫中的女性,她们在宫中哀悼。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宫廷中女性因战争而感到悲伤的景象。她们的泪水和对御马的思念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肠断淋铃雨,凄凉夜走秦。

  • 注释:淋铃雨形容夜晚的细雨,凄凉则是形容心情的悲凉,夜走秦则指的是在夜晚离开秦国。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社会动荡的深深忧虑。雨滴打在身上的声音让人感到心碎,夜晚离去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痛苦和人们的无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