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禅应为卫觊书,邯郸韦诞比何如。
瓘恒世受真传法,一脉逾河走传车。
论书绝句十五首
书法艺术之美,启功墨迹诠释
- 诗韵悠长,书法之魂
- 受禅应为卫觊书
- 邯郸韦诞比何如
- 瓘恒世受真传法
- 技艺高超,笔墨传承
- 一脉逾河走传车
- 鉴赏与赏析
- 诗句解读与译文对照
- 书法名迹配诗展示
- 启功墨迹与注释解析
- 康有为书法艺术观点
- 论书法之仙与龙颜碑
- 书法美学与历史价值
- 探索书法中的审美情趣
- 回顾书法史中的变迁与发展
受禅应为卫觊书,邯郸韦诞比何如。
瓘恒世受真传法,一脉逾河走传车。
论书绝句十五首
书法艺术之美,启功墨迹诠释
【注释】 ①上帝:指皇帝。清明:指清明的天象,比喻皇帝圣明清明。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皇宫的门阙。开:指开门迎客,喻皇帝接见大臣。纷纭:众多的样子。抗议:指责、非议。上云台:登上朝廷(或皇帝)。②啖名:贪图名利。殷浩:晋朝人,曾为王导幕僚,后被桓温陷害。事见《晋书·殷浩传》。“殷浩”三句:意谓:你(诗人)怎么料到自己会像殷浩一样,贪求名位而最终身败名裂呢?受禄:接受俸禄,比喻做官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诗句注释: 1. 山围城郭南徐镇,石撼潮湍北固楼。 - 注释:城墙被山包围,南面有徐镇,石头在潮水激荡中摇动着北固楼。 2. 天入长江生远浪,风吹落木下清秋。 - 注释:天空仿佛进入了长江,产生着遥远的波浪,风在吹动落叶时带来清冷的秋天气息。 3. 山川第一供凭吊,国土三千放远游。 - 注释:山水景色最为优美,成为凭吊的对象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不详。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再题:这是一首诗歌的名字,可能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评价或总结。 涧曲松风长,峰面洞门閟:描述了一幅山涧中松树林立,峰峦之间洞口紧闭的画面。这里的“涧曲”指的是山涧弯曲曲折,“松风长”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涧中松树随风摇曳的景象。"峰面洞门閟"则表达了山峰陡峭,洞口紧闭的情景。 山掩七八重,泉绕堂阶地:描绘了一座山被云雾笼罩
碧云寺 朱戺金铺殿七重,丹楼窈窕压中峰。 天龙神鬼图千相,宝珞华幢隐万松。 泉绕离宫开涧壑,天来经阁散梵钟。 伽蓝作记伤珠塔,感慨山川几战龙。 注释: 1. 碧云寺: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境内。因地处闽江之畔,故得名。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 朱戺金铺殿七重:形容寺庙的殿堂装饰华丽,色彩鲜艳。朱戺,即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吉祥和喜庆。金铺殿,指寺庙内的金色屋顶和墙壁
【注释】 1、世界偶然留色相:世界上的人,偶然间留下美好的形像。 2、生涯毕竟托清波:人生毕竟要依赖清静明澈的流水。 3、明珰翠羽人曾识:明亮的玉佩,翠鸟般的羽毛,曾经有人认识过你。 4、碧漠红塘梦似过:在辽阔的沙漠中,红塘如梦般地消逝了。 5、残月照来裳佩冷:残月照着我,衣裳和佩饰显得冰凉。 6、晓风坠后粉痕多:早晨微风吹落,身上留下了很多粉痕。 7、城南诗客频相问:城北的诗人经常向你询问。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张维屏所作的《夜渡大瀛海》,描绘了作者乘坐轮船穿越浩瀚海洋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他豪情壮志却难以实现的情感。 译文: 夜航轮船 浩渺的天风呼啸在大海上,我怀有雄心壮志热爱纵横驰骋。 曾经与花枝一同照耀,如今却只能在海上感到忧郁和不安。 无法彻底放弃世俗之欲,消解豪气却多情于人世。 如同春梦一般难以延续,只能孤独凄凉地面对明月。 赏析: 这首诗以“夜渡大瀛海”作为题眼
送春 尽日伤春春已归,残花谁与惜芳菲。 黄莺接叶啼难歇,紫蝶寻香故自飞。 感旧京华成梦梦,送人流水更依依。 王孙未用歌招隐,芳草山园愿不违。 注释: 1. 尽日伤春春已归:整天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悲伤。 2. 残花谁与惜芳菲:没有人能够珍惜那些凋零的花朵。 3. 黄莺接叶啼难歇:黄莺的鸣叫声似乎永无止境。 4. 紫蝶寻香故自飞:紫蝴蝶在追寻花香的过程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5. 感旧京华成梦梦
诗句释义: 1. 飘泊寰瀛九万程,苍茫天地剩馀生。 - “飘泊”表示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寰瀛”指的是整个世界或国家,“九万程”表示走了很长的路,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旅行或生活。“苍茫”形容天地广阔而渺茫,给人一种辽阔无边的感觉,“剩馀生”则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2. 狐裘琐尾泥中叹,羊节凄凉海上行。 - “狐裘”是一种用狐狸毛皮制成的衣服,象征着贫困或简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居庸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镝弦老死不闻声,身是渔阳戍卒营。”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随着战鼓声消逝,战士们的生命也在无声中消逝,他们已经在渔阳的边塞上度过了一生。这里的关键词“镝弦”指的是弓箭上的弓弦,象征着战士们的战斗生活。而“身是渔阳戍卒营”则表明了这些战士是在渔阳边塞上生活的。渔阳是唐朝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北京怀柔县境内
【注释】 封狼当道:指秦朝末年,刘邦在陈地被项羽围困。 狐凭社:比喻奸臣依附权贵。 竟:竟然。 泉明:即刘向(前77-前6)西汉文学家、目录学家、《楚辞》的编辑者。 荆轲:战国时人,以刺秦王闻名。 要离有冢:要离是春秋末期吴国的一个勇士。相传他为了刺杀公子庆忌,曾挖开庆忌的墓穴。 博浪无椎可奈何:传说战国时吴国人越王勾践曾用木棍击破大石,后来他的儿子也用同样的棍子打死了吴国的国王夫差
【注释】 隶楷谁能溯滥泉,句容片石独夐然。 若从变遽搜灵庙,应识昆仑在震迁。 隶书:汉字的书写体之一,指秦代小篆、汉初的隶书。 溯滥泉:追溯源远流长的滥泉,即滥水,指长江源头的白龙江。 句容:地名,今江苏句容县。 片石:特大的一块石头。 夐(xiòng)然:遥远的样子。 昆仑:山名,在今天的中亚地区,传说它是天帝的居所。 震:震动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书法的见解
【注释】 冶秋词十四首:唐白居易作,共14首。 亦识:也懂得;知道。 别离:离别。 排遣:消除。 当时:那一时。 多情:多情善感。 无情:指不善于感情用事的人。 却:转折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可是”。) 怊怅(cháo zhàng):惆怅不安。 三生杜牧之:意谓杜牧曾三次为情而烦恼。 【赏析】 《冶秋词十四首》是唐白居易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以抒发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痛苦为主要内容
注释:银白色的云彩缭绕着月亮,月光皎洁明亮。花香浓郁,醉人欲睡。无法接受西风催促离别的急促,不忍回首在归船上。 赏析:这是一首写秋思离愁的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秋天里对离别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首句描绘了月圆之夜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花气氤氲”这一细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接下来的一句却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最后一句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
注释:元常法乳,指的是张芝,他是汉代书法家,以草书闻名,被誉为“草圣”。珍重丰碑,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枳阳,指的是张芝的字“芝”,谐音为“积”,意为积阳。文质蹒跚,形容王羲之书法中既有文采又有朴实的风格。石阙,指晋代的石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两位书法大家的赞美之情。首句“元常法乳知谁在”赞颂了张芝的书法成就,他被誉为“草圣”,其书法风格独特,无人可及
铁石纵横体势奇 相斯笔法孰传之 注释: - 铁(指书法用墨)石(指书写的纸张)纵横(指字体布局)体势(指字体的整体形态)奇(指独特非凡) - 相斯(指书法家相王羲之)笔法(指书法技法)孰传之(谁能够传承下来) - 漠经以后音尘绝(指的是从汉朝到隋唐之间的书法风格已经断绝) - 惟有龙颜第一碑(指只有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作品被后人传颂为第一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唐代书法家相王羲之的书法技艺
【注释】 《论书绝句十五首》是唐代诗人张蠙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全诗通过赞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酷爱和对书法创作中“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此诗前两联写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超,后两联写王羲之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餐霞(1):指吃仙药。神采(精神、气色):指精神。绝人烟:形容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超越世人之上。书仙:指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法之神。石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