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破山兴福寺,六朝栝桂郁云烟。
老僧圆塔伤花落,潭影空人更怆然。

【注释】

破山、兴福:山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为庐山东南支脉。

六朝:东晋(317年—420年)、宋(420年—479年)、南齐(479年—502年)、梁(502年—557年)、陈(557年—589年)。这里指庐山一带。栝(guō)桂:即樟树。

圆塔:指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修建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像,建于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历时六年完成。

怆然:悲伤的样子;怅然:失意的样子;惘然:惆怅不安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古寺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古寺历史之悠久,建筑之壮观;后两句则写游兴而见物伤情。全诗意境清远,笔力雄健。

首联“千载破山兴福寺,六朝栝桂郁云烟。”写景中点明时间与地点,以浓墨勾勒出千年古刹兴福寺的雄姿。

次联“老僧圆塔伤花落,潭影空人更怆然。”是诗人游兴未尽,又触目伤怀之作。

兴福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末年,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时已颇具规模。寺内有一座著名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俗称“圆塔”。此塔建于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历时六年方才竣工,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故有“天下第一浮图”之称。

诗人来到兴福寺,看到这尊千年古佛和那苍劲挺拔的千手观音像,顿生敬意。但当诗人想到这座寺庙曾因战争而毁于战火,不禁悲从中来,感叹时光流逝之快。同时,诗人又想到了那些因战争而失去亲人或家园的人,他们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一句“潭影空人更怆然”,诗人站在湖边,看着湖面上的倒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这种情绪既来自于对历史的感慨,也来自于对现实的无奈。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空荡荡的世界里,无法找到一丝安慰。然而,他又知道,无论多么悲伤和痛苦,都无法改变现实。于是,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继续前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