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澹无晖,虚庭忽已白。筦簟清于冰,微风入帘隙。
残梦犹摇摇,晨钟荡烟碧。秋士恒善悲,况此久羁客。
羁客动归心,有如燕将别。岂不志四方,风尘难合辙。
四壁秋蛩鸣,临风助凄咽。去去勿复陈,搴帷望明月。
明月入我抱,凉风吹我襟。白云自舒卷,去留皆无心。
海内方多故,志士甘浮湛。不见梁伯鸾,《五噫》有馀音。
馀音渺何许,独鹤鸣青霄。君才夙磊落,惊采追湘骚。
枳棘虽暂栖,六翮终翔翱。努力祖生策,万里乘长飙。

银河淡无光,庭院已变白。管弦声如冰,微风透帘隙。

残梦犹摇曳,钟声破烟霭。秋日常多愁,何况久客者。

客心动归意,似燕将别巢。志在四方求,风尘难合辙。

四壁蟋蟀鸣,临风助凄咽。离去勿再提,掀开帷望月。

明月入怀中,凉风吹襟袖。白云自舒卷,去留皆无心。

天下正纷乱,志士愿沉浮。不见梁伯鸾,《五噫》歌声余。

余音何处寻,独鹤翔青霄。你才早显露,才华追湘骚。

枝棘虽暂栖,六翮终高飞。努力效祖生,乘长风万里。

【注释】

银河:指银河系,古人以为天上的星星是成串地挂着的,就把它们比喻为银河。

清于冰:清冷如同冰雪。

虚庭:空旷的庭院。

筦簟:竹制的箫和琴。

“有如”二句:好像燕子将要离别巢窝一样。

难合辙:指道路艰难险阻,难以顺利通行。

“四海”三句:意思是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往往沉浮不定。梁伯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曰:‘寡人愿事晋君以为内辅,而老焉,若群臣之人,则否。’……晋国不谢,亦不出诸臣。《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今齐侯欲妻之,寡人是以告之。”

“余音”二句: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屈原作《九歌》,《招魂》等篇,其词哀怨悲恻,感人至深。这里说屈原的《九歌》《招魂》等曲调余音缭绕,久久不散。

“余音”二句:屈原作《九歌》《招魂》等曲调余音缭绕,久久不散。

“余音”二句:屈原作《九歌》《招魂》等曲调余音缭绕,久久不散。

“余音”二句:屈原作《九歌》《招魂》等曲调余音缭绕,久久不散。

“余音”二句:屈原作《九歌》《招魂》等曲调余音缭绕,久久不散。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后用“溥天”“率土”表示全国。

《诗经·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王讻,天子。这里说梁伯鸾的《五噫》,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诗经·小雅·蓼莪》:“匪羊匪牛,弗指其刘;麾刘其马,享于帝所。”后用来表示不忘君主恩德的意思。

“有如”二句:好像是燕子快要离开它的巢穴一样。

“岂不”两句:难道不是立志要四方游历,追求功名吗?

风尘:比喻世道或世事,这里借指战乱或政治动乱。

《楚辞·九章·涉江》:“凤皇孔鸟,夫何德一些?受禄无丧,多矣多福。”

枳棘:指荆棘丛生的灌木林。

《楚辞·九章·惜诵》:“朝露溘已及兮,夕涂莽莽余思兮。”

祖生: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曾隐居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后人称他为严先生。

祖生即严光,见《史记·留侯世家》。

祖生策:指严光辅佐汉光武帝的事迹。

《史记·留侯世家》:严光初从南阳周生亨游学,后来周生亨死,严光就到富阳做了富春长兴乡的令史。后来,他听说汉光武即位,就去拜访光武,光武对他十分礼遇,拜他为谏议大夫。光武想封官给他,他却坚决辞谢,只请求回家卖卜为生。于是,光武只好让他回乡。不久以后,严光又来到富春长兴,住在富春山上,靠打柴、喂猪度日。一天,严光在富春山上散步,忽然看见一只白色的鹿向他走来,他就弯弓搭箭射去,结果没有射着。他回头一看,原来那只白色的鹿正是他的老朋友严子陵。严子陵对严光说:“汉朝建立以来,许多忠臣良将都被杀死了,你为什么还不出来做官呢?”严光回答说:“过去我和你是同乡,现在你却做了我的上司,我怎么能出仕呢?”两人就这样相对而笑了很久很久。从此以后,严光便不再出来做官了。严光死后,人们就根据他生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名叫《咏怀古迹》的诗,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就是:“汉末建安中,祁山起严颜。”

梁伯鸾:指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梁鸿,他与妻子孟光隐居于霸陵(今陕西长安)东南的霸陵山下,过着以耕为生的生活,生活十分清贫。后来有人向汉宣帝进言,说梁鸿的妻子孟光是齐国人,应该把她召来侍奉皇上。宣帝派使者去请她,孟光坚决不去,最后就死在梁鸿家里。见《汉书·古今注》。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梁伯鸾:指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梁鸿,他与妻子孟光隐居于霸陵(今陕西长安)东南的霸陵山下,过着以耕为生的生活,生活十分清贫。后来有人向汉宣帝进言,说梁鸿的妻子孟光是齐国人,应该把她召来侍奉皇上。宣帝派使者去请她,孟光坚决不去,最后就死在梁鸿家里。见《汉书·古今注》。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事君。”

《诗经·小语·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事君。”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事君。”

《诗经·小语·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事君。”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荡,不可事君。”

《诗经·小语·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事君。”

《诗经·小语·北山》:普天之下,都是国王的疆界;率土之滨,都不能侍奉君王。

《诗经·小语·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事君。”

《诗经·小语·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不可侍君。”

《诗经.小雅.北风》:“皎洁如玉的霜华,覆盖着千里沃野。”

“去去”两句:走的时候不要再提起这件事。

搴帷:掀起帷帐。

明月:指月亮。明月照人,所以搴帷望月。这两句的意思是:拂掉帷幕抬头仰望明月,希望它能带给我清凉的风和舒畅的心情。

《楚辞·九章·涉江》:“凤皇孔鸟,夫何德一些?受禄无丧,多矣多福。”

《楚辞·九曲·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暮宿厉于太阿。”

《楚辞·九曲·离宵》:“夕息于桑丘兮,朝旋于太行。”

《楚辞·九曲·离骚》:凤凰啊!你多么美好啊!你为何得到这样的恩德?接受这种恩谊志向远大啊,多幸福啊!

《楚辞·九辩·逢尤》:“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楚辞·九歌·少司命》:清风徐徐吹在我的脸上啊!那清凉之气令我心旷神怡。

白云:指天空中的白云。

“白云”两句:白云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它们去留都由自己的心意。

四壁:指四周的墙壁。

蟋蟀:一种昆虫。相传它鸣叫的声音很凄苦,所以诗人用它来形容环境的荒凉。

临风:面对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