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太白高,霜华满野金鸡号。
儒生有命轻鸿毛,在三之节不敢逃。
吁嗟江水何滔滔,死为鬼雄愧尔曹。
西山薇蕨心向往,天地为尔久怅惘。

【译文】

东方尚未破晓,太阳还没有升起,太白金星高悬,霜华遍布原野。清晨鸡啼报晓,金鸡一叫,万物苏醒。儒生有命,如鸿毛般轻盈,却不敢逃避。感叹江水滔滔不绝,死为鬼雄,愧对你们这些英杰,我死后化为鬼雄愧对你们。西山薇草蕨菜,心向往之,但天地广阔,为你们感到长久的惆怅。

【注释】

  1. 哀:哀叹、悲愤;赵彝鼎:字不详;
  2. 东方未明:天刚破晓,东方泛着鱼肚白;太白高:指金星高挂天空;
  3. 霜华满野:霜花覆盖田野;金鸡一叫:公鸡一啼,万物皆醒;
  4. 儒生有命:儒生命运如同羽毛一样飘浮不定;轻鸿毛:比喻儒生命运轻如鸿毛;
  5. 在三之节:指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人生阶段;不敢逃:无法逃避;
  6. 吁嗟江水:感叹江水奔流不息;何滔滔:江水奔腾不息的样子;
  7. 死为鬼雄:死后仍想成为英雄;愧尔曹:惭愧于你们这些人;
  8. 西山薇蕨:西山的蕨菜、薇草等山野植物;心向往之:渴望得到;天地为尔久怅惘:天地因为你们而久久地叹息惆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中通过咏史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对于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联“东方未明太白高,霜华满野金鸡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早晨景象。太阳还未升起,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太白金星高挂在天空,霜花覆盖着田野。清晨的公鸡开始啼鸣,万物都醒了过来。这两句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一天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颔联“儒生有命轻鸿毛,在三之节不敢逃”,进一步表达了儒生的宿命感和责任感。儒生的命运如同羽毛一般飘浮不定,他们无法逃避自己的宿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儒生的命运与自然界的规律来强调儒生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无奈与悲哀。
    颈联“吁嗟江水何滔滔,死为鬼雄愧尔曹”,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江水奔腾不息,永不停歇,而人的生命却如同过眼云烟般短暂。作者以“死为鬼雄”来形容自己虽已死去,仍想成为英雄的决心和勇气。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也展现了他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尾联“西山薇蕨心向往,天地为尔久怅惘”,则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与向往。西山上的蕨菜、薇草等山野植物生长在贫瘠的环境中,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象征着生命力的坚韧与顽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史抒情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