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幸戴天而履地,地老天荒见奇事。岁阳在癸岁阴在亥,七月四日始兆之,陆沉从此见灾异。
因利乘便革匪出,主张篡逆大无忌。今年四月二十有八日,丰隆朝发大恣肆。
终日滂沱作洚水,麦塍沦没不可记。得毋天心厌祸乱,扫除尘秽作大彗。
苦我生民夺,无家可顾易从义。安得雷公大斧雨鸣镝,立破群阴杀魑魅。
但得旧君复辟如太甲,我虽沟壑亦所嗜,皇天后土岂如醉之食。
【注释】
- 地老天荒:形容岁月很长,时间很久。
- 岁阳:年支。岁干和年支合起来叫“岁”,所以称年为岁或阳。这里指年。
- 癸亥:古代记年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干支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法(即干支纪年),另一种是采用六十甲子(天干地支组合而成)来表示年份的纪年法。这里是以年支癸亥为癸亥年。
- 陆沉:陆地被水淹没,比喻国家政治黑暗。见灾异:出现灾害和异常现象。
- 因利乘便:利用有利的条件。革匪:旧时代统治阶级中反对革命、反对新思想的顽固分子。出:出来。
- 篡逆:篡夺政权。大无忌:毫无顾忌,肆无忌惮。
- 四月十八日:指唐肃宗上元元年七月八日。丰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雷神。朝发:早晨出发。肆恣:任意妄为。
- 滂沱:大雨。洚水:洪水。
- 得毋:难道不是。天心:天命。厌祸乱:厌倦灾祸动乱。扫除尘秽:扫除污浊,使清白。作大彗:制作巨大的彗星。
- 苦我生民:使我百姓受苦,指战乱。夺:失去。顾:顾念,考虑。义:正义,道义。
- 安得:怎么能够。雷公:雷电之神。大斧雨鸣镝(dí):巨大的雷电之斧和响箭,用来打击邪恶势力的武器。
- 立破群阴杀魑魅:即刻消灭所有邪恶的阴气和妖怪。
- 但得旧君复辟如太甲:只希望能有君主像成汤一样重新登上帝位。太甲:商王名,曾犯过失,被伊尹放逐三年,后来悔过自新,恢复帝位。
- 岂如醉之食:这难道像喝酒一样容易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当时诗人正流寓江西,与友人岑参相会,作此诗抒写自己对国运民生的忧虑。
首联说:“我生不幸戴天而履地,地老天荒见奇事。”这是说自己的命运不好,一生坎坷,历尽艰辛。但尽管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仍然发生了许多怪事,这大概是天意吧!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颔联说:“岁阳在癸岁阴在亥,七月四日始兆之,陆沉从此见灾异。”意思是说这一年的年干和年支都是癸亥,从七月四日开始就出现了灾祸,国家的政治局势开始动荡。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担忧和不安。
颈联说:“因利乘便革匪出,主张篡逆大无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一些奸佞小人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他们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进行篡权夺势的行为,肆无忌惮地谋取私利。
尾联说:“今年四月二十有八日,丰隆朝发大恣肆。”“丰隆”是雷神的名字,这里用它来比喻那些肆意妄为、胡作非为的人。“朝发大恣肆”是指这些人早上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行动起来。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这些行为的强烈厌恶和谴责。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担忧和愤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