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沧江上,天光属晓晴。
草根春露湿,云际塞鸿惊。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
微风起蘋末,遥辨鄂王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分析表达技巧。最后,品味思想情感。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题要求逐句释义,即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和作用。

(1)

“寓目沧江上”,意思是放眼苍茫江面上。沧江,指长江。这句的意思是:我站在江边极目远望(沧江)。寓目,是远望的意思。

(2)

“天光属晓晴”,意思是天光属于清晓晴朗的天气。这句的意思是:清晨的阳光照在天上。属,归属。晴空万里,晴好。

(3)

“草根春露湿”意思是春天草根上沾满了露水。这句的意思是:春天里,草根上的春露已经打湿了。草,泛指草木。

(4)

“云际塞鸿惊”意思是说天边飞起一队大雁,使远处的群山显得格外高耸入云。塞鸿,指大雁。这句的意思是:天边飞起一队大雁,使远处的群山显得格外高耸入云。塞,塞外。

(5)

“竹乱疑无路”意思是:竹林杂乱无章,使人感到不知从哪儿走才好。这句的意思是:竹林中杂草丛生,使人难以辨认前进的道路。竹子,指竹林。

(6)

“松高时有声”意思是:高大挺拔的松树不时传来阵阵松涛声。这句的意思是:高大挺拔的松树不时传来阵阵松涛声。高,形容松树枝叶茂密、高大挺拔。

(7)

“微风起蘋末”意思是微风轻轻吹动,水面泛起层层细浪。蘋,水草,浮萍。这句的意思是:微风轻轻吹动,水面泛起层层细浪。

(8)

“遥辨鄂王城”意思是远望分辨出汉昭帝刘弗陵的故都城——鄂县。鄂王,指刘弗陵,即汉昭帝。这句的意思是:远望分辨出汉昭帝刘弗陵的故都城——鄂县。鄂,古地名,今湖北省咸宁市东南,因地处鄂山之阳而得名。

【答案】

寓目沧江上,天光属晓晴。

清晨的阳光照在天上,大地一片光明,万物欣欣向荣。

草根春露湿,云际塞鸿惊。

春草茵茵,绿意盎然,春雨润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派春色。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

竹林里杂草丛生,使人难以辨认前进的道路,松林中枝叶繁茂,不时传来阵阵松涛。

微风起蘋末,遥辨鄂王城。

微风吹拂着水面,水面泛起层层细浪,远远望去,依稀分辨出汉昭帝刘弗陵的故都城——鄂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