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花时误,天长客路迟。
云山携不借,风雨叹将离。
斋散钟鱼寂,林寒洞壑奇。
结茅真可托,谁寄草堂资。
【注释】
道院:指僧人居住的道观。题壁:在墙壁上题诗作画。
春去花时误,天长客路迟:春天过去了,花儿盛开的时候,我却错过了赏花的好时光;漫长的旅途中,我迟迟不能回到家乡。
云山携不借,风雨叹将离:携带着云彩和山峰,却无法带走它们;面对风雨,我只能感叹将要离别。
斋散钟鱼寂,林寒洞壑奇:当寺庙散伙了,钟声和鱼声响起一片寂静;林子里寒冷,山洞深邃奇特。
结茅真可托,谁寄草堂资:如果能建一所茅舍在那里,真是可以寄托我的情怀;但是谁能寄给我一些草堂的资金呢?
【赏析】
《道院题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诗人郑谷游终南山,经秦州、陇州,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因有感而作此诗。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旅行后,对旅途生活的感慨之作。全诗四章。第一、二章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末章写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
首章“春去花时误,天长客路迟。”两句写自己错过了观赏春天美景的机会,又因为路途遥远而迟迟未能返回故乡。
第二句“云山携不借,风雨叹将离。”两句写自己只能携带着云山,而无法把它们带走;面对风雨,我只能感叹将要离别。这里的“不借”和“叹将离”都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无奈之情。
第三句“斋散钟鱼寂,林寒洞壑奇。”两句写寺庙散伙了,钟声和鱼声响起一片寂静;林子里寒冷,山洞深邃奇特。这里的“寂寞”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末章“结茅真可托,谁寄草堂资。”两句写如果能建一所茅舍在那里,真是可以寄托我的情怀;但是谁能寄给我一些草堂的资金呢?这里的“真可托”和“谁寄草堂资”都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期待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美好时光的错过、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喜爱等方面进行了抒发。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仕途的看法和态度,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