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这首诗描述了槐树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之间的变化,以及诗人自己的心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第1句:“蝉
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 蝉鸣声(蝉):这是诗中的主要声音来源,代表了夏天的炎热和蝉的鸣叫声。
- 槐黄色满地:描述的是槐树叶子变黄的情景。
- 午阴迟:表示太阳高照,没有阴凉的地方。
- 耐尽炎凉代序时:形容蝉能够忍受炎热和凉爽交替的季节。
第2句:“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 吟苦:指蝉鸣声响亮且持续不断地叫。
- 秋士和: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声音,如秋风、落叶等。
- 心清:形容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清澈。
- 夏虫知:比喻无法理解或感受到与自己不同的事物。这里用来表示诗人无法理解或感受到蝉鸣的意境。
第3句:“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 遍依碧树:形容蝉总是围绕着绿色的树木。
- 终无定:意味着蝉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位置或目标。
- 强伴金貂恐未宜:这里的“金貂”可能指的是富贵之人,而“恐未宜”则表示诗人担心自己无法融入这样的环境。
第4句:“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 一枕:可能是指诗人在床上睡觉的场景。
- 故园风露冷:表示诗人思念故乡,感到家乡的风和露都非常冷。
- 平芜落叶:形容故乡的景象,草木凋零。
- 怅归期:表示诗人对回家的期待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