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心术苦难明,青史原来有定评。
赎蔡文姬关友谊,杀杨德祖忌才名。
赋诗横槊英雄气,卖履分香妇女情。
疑冢筑为七十二,不知何处是佳城。

诗句释义:

阿瞒心术苦难明,青史原来有定评。

译文:
魏武帝曹操(阿瞒)的心中充满了难以琢磨的计谋和心思,然而在史书上却有着明确评价。他赎回了被董卓掳走的才女蔡琰(文姬),以此来表明他的友谊;同时,他又杀害了才华横溢的杨修(德祖),以显示他忌妒他人才能的性格。

关键词注释:

  1. 阿瞒:指代曹操,昵称为“阿瞒”。
  2. 心术:心思、谋略。
  3. 青史:古代史书或记载历史的书籍。
  4. 定评:确定的评价或评价标准。
  5. 赎蔡文姬:指曹操赎回了他曾经掳走并强迫留在宫中的蔡琰。
  6. 关友谊:这里可能是指曹操与蔡琰之间的感情纽带,或者是一种隐喻表达曹操对蔡琰的感情。
  7. 杀杨德祖:指曹操杀害了杨修。
  8. 赋诗:即写诗,表示一种创作行为。
  9. 横槊:持槊作战,这里指挥笔作诗。
  10. 英雄气:表现出英雄气概。
  11. 卖履分香:用鞋换取香,这里可能指的是曹操为了政治目的而做出的一些牺牲。
  12. 疑冢:用来掩埋尸体的土冢(多用作盗墓的标志)。
  13. 七十二:指疑冢的数量。
  14. 佳城:美好的归宿,此处指曹操的理想化理想之地,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曹操一生的回顾和评价,展现了他的多面性格和复杂的人生经历。曹操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既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也有着深沉的心思和复杂的人性。诗中的“赎蔡”和“杀杨”两个典故,既表现了曹操对待朋友和对手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他的政治野心和个人魅力。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理解。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曹操的形象,同时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例如,“赎蔡文姬关友谊”中的“关友谊”,不仅表达了曹操对蔡琰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隐含了他利用这种情感来巩固自己权力的意图。此外,诗中多次运用“英雄”一词,既赞美了曹操的英雄气概,也讽刺了他在政治斗争中常常需要展现出这种气质来获得人心。

在文化背景上,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习惯和价值观。通过对曹操的生平事迹进行评述,反映出作者对于忠诚、智慧、勇气等品质的追求和思考。同时,通过对曹操个人行为的剖析,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政治和社会价值的高度重视。

这首诗不仅是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客观描绘,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历史的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和人性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