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孟郊的《闻砧》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新寒昨夜至:
- 新寒指的是初冷,昨夜是指前一晚,整句意为“昨夜的寒冷刚刚降临”。
- 户户传哀砧:
- 户户指每家每户,哀砧则指悲切的打砧声,整句意为“家家户户都传来了悲伤的砧声”。
- 秋风一万里:
- 秋风通常指秋天的风,这里用来形容风势之猛烈,一万里则夸张地表明其范围之广远,整句意为“那吹来的秋风像万里长风一样”。
- 送入游子心:
-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心则指内心的感受,整句意为“那凄凉的秋风将悲伤的情绪带到了游子的心中”。
- 不怨军门笳:
- 军门笳是一种军中乐器的声音,整句意为“我并没有因此怨恨那军门前的笳声”,反映了诗人的超然态度。
- 不悲关塞笛:
- 关塞笛是边塞地区常用来报时的乐器声音,整句意为“我并不因边塞的笛声而感到悲伤”。
- 如何枕戈者:
- 枕戈即卧着持剑,整句意为“那些日夜守护边疆的将士们,他们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 泪满征衣滴:
- 征衣指出征或旅行时所穿的衣物,泪满指泪水充满,滴则形容泪水不断落下,整句意为“他们的衣服上沾满了泪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落”。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砧声、秋风、游子、军门笳、关塞笛等元素的描绘,深刻表现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砧声的“哀”与“切”,使读者感受到那一声声砧杵撞击在心头的沉重。同时,诗人还借由“如何”这一疑问,引发读者对那些坚守边塞、日夜守护家园的英雄们的无尽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百态、家国情怀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