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江流路有无,故乡风景自清腴。
趁潮数艇挂帆席,傍岸千家隐荻芦。
樵斧声稀闻赤壁,渔歌唱晚起珠湖。
百年桑梓知依旧,珍重汤川忆钓图。

侍家大人至汤浦

曲尽江流路有无,故乡风景自清腴。

趁潮数艇挂帆席,傍岸千家隐荻芦。

樵斧声稀闻赤壁,渔歌唱晚起珠湖。

百年桑梓知依旧,珍重汤川忆钓图。

注释:

  1. 曲尽江流路有无:指曲曲折折的江河,是否还有通往家乡的路。
  2. 故乡风景自清腴:故乡的风景依然那么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3. 趁潮数艇挂帆席:趁着潮水上涨,有几艘小船挂着风帆行驶。
  4. 傍岸千家隐荻芦:岸边有上千户人家隐藏在芦苇丛中。
  5. 樵斧声稀闻赤壁:听到稀疏的樵夫打斧声,仿佛能听到赤壁的声音。
  6. 渔歌唱晚起珠湖:渔民晚上唱起歌来,仿佛能看到珍珠湖的景象。
  7. 百年桑梓知依旧:百年后的家乡依然如此,不变。
  8. 珍重汤川忆钓图:珍重地回忆家乡的水边钓鱼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时所见的美景与感受。第一句“曲尽江流路有无”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道路的怀念,第二句“故乡风景自清腴”则赞美了故乡的美丽风光。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乘船沿着江流前行的景象:“趁潮数艇挂帆席,傍岸千家隐荻芦”。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三句“樵斧声稀闻赤壁”让人想象到山峦起伏,林木葱郁的景色;而“渔歌唱晚起珠湖”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宁静场景,渔人开始收拾鱼网,准备回家。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乡村画卷。

最后两句“百年桑梓知依旧,珍重汤川忆钓图”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意识到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故乡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和归宿。同时,他也表达了珍视过去、珍惜记忆的情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常常回想起这段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