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洗出月华鲜,蟾入冬来依样圆。

不信风云俱改旧,惊看草木忽非前。

霜霏有脚空难觅,虫语无声候已捐。

翘首素娥犹普照,半临兵甲半烽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月夜有怀 - 描述夜晚月光下对往昔的回忆或感怀。”有怀”意味着有所怀念或思考。
  2. 银河洗出月华鲜 - 通过银河的洗涤,使得月亮显得更加明亮、清澈。”洗出”暗示了某种净化或提升的过程。
  3. 蟾入冬来依样圆 - 指月亮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依旧保持圆形,没有改变。这里的”蟾”可能指的是月亮或月亮的象征。”依样圆”说明月亮的形状与之前相同。
  4. 不信风云俱改旧 - 不相信天气(风云)和季节的变化已经改变了过去的事物。”俱改旧”意味着一切都已改变。
  5. 惊看草木忽非前 - 惊讶地发现,原本的草木景象已经变得不一样,不再是以前的样子。这里的”忽非前”意味着变化之大,令人惊讶。
  6. 霜霏有脚空难觅 - 形容霜气像有脚一样无处不在,但难以找到痕迹。”有脚空难觅”表达了霜气的普遍性和不可捉摸性。
  7. 虫语无声候已捐 - 虫子的声音静悄悄的,仿佛不再存在。”候已捐”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不再回来。
  8. 翘首素娥犹普照 - 抬头仰望,希望见到明亮的嫦娥依然照耀着。”素娥”通常指的是嫦娥,这里特指她的光芒。
  9. 半临兵甲半烽烟 - 一半是战争的景象,如盔甲和炮火,另一半是和平或宁静的月光。”半临兵甲半烽烟”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场景,既有战争的元素,也有宁静和平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月亮的不同阶段的描述,以及对其形状、颜色和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度和深刻的思考。结尾的两行诗巧妙地结合了战争与和平的景象,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反思,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