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补前游到浙东,春风料峭路匆匆。
暮云百怪空中幻,仄径千重绝处通。
鸟语山原芳草绿,雨馀涧曲杏花红。
苎罗一朵倾城色,尽付苍茫烟雾中。
【注释】
诸暨:浙江省县名,在东阳市境。东阳:浙江金华府属县,在诸暨之东南。肩舆偶成:乘肩舆(轿子)偶成的诗。补:游览、游玩之意。浙东:指浙江中东部地区,包括今浙江境内的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料峭:形容春天气候的微寒。百怪:极言暮云变幻多端,形态各异。仄径:狭窄的道路。绝处通:形容山高路险,难以通行。涧曲:溪谷弯曲处。苎罗: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一带。倾城色:倾城倾国的美丽容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无比。苍茫烟雾中:形容景色如画,美得让人感到迷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到诸暨至东阳时,乘肩舆(轿子)偶成的诗作。全诗描写了作者在诸暨至东阳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所遇之人,以及作者对美景的感受和内心体验。
首联“为补前游到浙东,春风料峭路匆匆”写自己因有出游前的愿望而来到浙江东阳。这里的“为补前游”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未能实现的旅游愿望的一种弥补之情。然而,由于春风吹拂,天气寒冷,道路崎岖,所以诗人不得不加快脚步。这句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紧迫,烘托出诗人对于这次出游的重视和期待。
颔联“暮云百怪空中幻,仄径千重绝处通”则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将暮云比作百怪,形象地展现了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彩;又将仄径比作千重绝处,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陡峭险峻。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过程中所见美景的赞叹和喜爱。
颈联“鸟语山原芳草绿,雨馀涧曲杏花红”则是具体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观。诗人以鸟儿的鸣叫声、山原上的芳草、雨后涧中的杏花等景物,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这些景物不仅为旅途增添了美感,也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愉悦。
尾联“苎罗一朵倾城色,尽付苍茫烟雾中”则是诗人对于美景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诗人将苎罗山上的那朵美丽的花朵比作倾城倾国的女子,既赞美了其美貌非凡,又表达了对其美丽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美景的生动描绘和内心的细腻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无限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与联想等手法,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