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吴兴八桂堂,词存七字认遗章。
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
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
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
前诗题后谛观卷中先人印章为前时所未见者,再成七律写怀
重到吴兴八桂堂,词存七字认遗章。
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
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
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
注释
(1) 八桂堂:在吴兴郡治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唐元和年间刺史白居易曾在任上建造,并作《八桂堂记》。
(2) 七字:指白居易《八桂堂记》文末“吾子之才,可谓兼众美矣;吾子之名,可谓备众声矣。”的“兼众美”和“备众声”二句。
(3) 沧海:大海,喻无边的学问或世事。
(4) 红羊: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用以比喻动乱时期。
(5) 石交:指石友,即石刻上的古人名字。石刻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以石材雕刻文字图画。
(6) 崇世:尊崇世人。
(7) 落天香:形容诗句之美如天上飘散的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诗人在诗的开头便点明了自己重访吴兴八桂堂的原因,即看到堂中先人的印章与以前所见的不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重到吴兴八桂堂,词存七字认遗章”。此句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旧居的怀念之情以及重新探访此地的激动心情。吴兴八桂堂曾是诗人的故居,如今诗人重游此地,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词存七字”指的是白居易在《八桂堂记》中所提到的“吾子之才,可谓兼众美矣;吾子之名,可谓备众声矣”,而“遗章”则是指那些曾经存在于堂内的诗词文章。诗人通过对这些遗章的重新审视和品味,感叹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化。
颔联“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此句承接上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诗人深感自己的生命之短暂与无常。同时,他也感到自己在动荡的红羊之年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伤害。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感受和经历,展现了他对于过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颈联“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此句则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强调了石刻艺术的价值和魅力。诗人认为,石刻是一种能够传承历史、记载文化的艺术品。因此,他希望通过对这些石刻的研究和欣赏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憧憬。
尾联“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此句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再次强调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他认为自己在学习诗歌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但同时也感到有些惭愧和不足。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会珍惜这份手泽,将其永远珍藏在心中。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旧居的回忆和感悟,展现了他对生活、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