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传弱女成名惨,今访孤茔春日曛。
一带湖山钟劲节,满林红紫散遗芬。
贞魂应傍明霞墓,奇气争飞金盖云。
华表森森双峙处,留题犹记鲤庭闻。

【译文】

从前听说弱女成名很悲惨,今日来寻她的坟墓春日已曛。

一带湖山钟情于坚韧节操,满林红紫散出她遗留的芳香。

贞魂应该傍边明霞墓,奇气争飞金盖云。

华表森森双峙处,留题犹记鲤庭闻。

【注释】

寻:探求、寻找。

弱女:指吴烈女。

赛金墓:即吴烈女墓。

昔传:从前传说。

名:名声。

今访:如今探访。

孤茔:孤零零的墓地。

春日曛:春天傍晚。

劲节:顽强的意志和节操。

遗芬:遗留下来的香气或美名。

贞魂:贞洁的灵魂或英灵。

明霞墓: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南屏山南麓,为南宋诗人谢翱葬母之墓。

奇气:指奇异的气势或气概。

金盖云:形容其英气如盖云般高耸。

华表:古代帝王陵前用以标识方向和警戒的石柱。

双峙:两山并立。

留题:题诗。鲤庭:即“鲤庭闻”,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送之以鱼。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清明节时到浙江寻访吴烈女赛金墓而作。吴烈女是一位有贞烈之称的女性,生前为南宋名臣文天祥妻。文天祥抗元被俘后,烈女殉夫,以身殉国,死得其所,成为千古佳话。

诗一开头便点出寻访的对象:“寻吴烈女赛金墓”。寻访的对象是“吴烈女”墓,而不是其他什么墓,表明了诗人寻亲的急切心情和对烈女的敬仰之情。接着写寻访的情景:“昔传弱女成名惨,今访孤茔春日曛。”这两句既点出了“吴烈女”的事迹,又写出了寻访的过程,使诗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描绘了寻访的地点环境:“一带湖山钟劲节,满林红紫散遗芬。”湖山环抱之地,草木繁茂,正是一个好地方。这里的湖山和草木,都与吴烈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诗人用“钟劲节”来形容湖山,用“散遗芬”来形容花草。这些词语不仅表现了环境的优美清新,更表现出诗人对烈士忠贞不渝的精神风貌的崇敬之情和对烈士高尚情操的赞美之心。

在描绘完寻访的地点环境和人物形象之后,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景物的壮丽美丽:“贞魂应傍明霞墓,奇气争飞金盖云。”明霞墓是指吴烈女的坟墓所在地,而“奇气”则是指烈士的英勇精神。诗人将烈士比作“明霞”和“金盖云”,既突出了烈士的高大威武,又表现了烈士的英勇无畏和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以深情厚意结束了全诗:“华表森森双峙处,留题犹记鲤庭闻。”这里既有对烈士的缅怀之情,又有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在这里用“华表”和“鲤庭”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华表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柱子,上面刻有用鸟兽等动物作为装饰图案,象征吉祥如意、驱除邪恶的神兽;鲤鱼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物,代表着富贵、长寿和吉祥如意。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烈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