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争说谢公塘,后有颜苏德泽长。
十卷诗吟留刺史,百年神定在桐乡。
云移镇霅楼头白,风送洼尊亭外凉。
旧日宫垣安可仰,斯民去思不能忘。
【注释】:
湖城重建三贤祠落成:湖城重建的三贤祠落成。
城西争说谢公塘,后有颜苏德泽长:城西的人们争相谈论谢灵运的池塘,后面有颜真卿、苏轼和范仲淹。
十卷诗吟留刺史,百年神定在桐乡:十卷诗歌流传下来,留下一位刺史,一百年的神韵仍然在桐乡留存。
云移镇霅楼头白,风送洼尊亭外凉:云彩移动,镇上霅楼上的白墙被云遮挡,微风吹来,亭子外面的空气凉爽宜人。
旧日宫垣安可仰,斯民去思不能忘:旧日的宫殿围墙我们仰望着,人民对他们的思念却无法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重建城西的三贤祠而作。三贤祠是为纪念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陆逊、鲁肃三人(即“孙刘联盟”)而建的祠堂。作者通过对三贤祠的描述,表达了对三国英雄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首联“城西争说谢公塘,后有颜苏德泽长”,诗人首先提到了城西的谢公塘,这是为了引出下文对三贤祠的描绘。谢公塘位于杭州西湖西岸,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在这里争说,可能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吸引了许多人,人们纷纷前来欣赏。谢公塘的名字源自于唐代文人谢灵运,他曾经在这里游览,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颔联“十卷诗吟留刺史,百年神定在桐乡”,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三贤祠的宏伟景象。这里的“刺史”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一方的事务。诗人通过“十卷诗吟留刺史”这一形象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三贤祠的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三贤祠的敬畏之情,认为它能够承载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颈联“云移镇霅楼头白,风送洼尊亭外凉”,诗人以生动的景色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三贤祠的氛围。镇霅楼头白,形容云彩在楼头飘动的景象;洼尊亭外凉,则形容微风吹拂下的亭外空气凉爽宜人。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三贤祠周围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和谐。
尾联“旧日宫垣安可仰,斯民去思不能忘”,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感慨和敬仰之情。他认为,尽管过去的宫垣已经不在,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却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三贤祠的描述,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三国英雄的缅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