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轻散云飞麓,蓼红蘋白明涧谷。
无计攀留天际船,门外征尘起马足。
碧湖此去烟窅漫,去思直偕鸟道盘。
前后循声报最来,归市民心壑奔湍。
况复四明山奇出,东渡大江稳帆席。
海滨蜑户饶鱼盐,潮落农田勤耕植。
回头应不忘仙鬟,诗思清于苕霅间。
林鲍再官箸金石,颜苏自古寿湖山。
骊歌唱彻鸡声旦,容易西风秋刚半。
馀泽当流贺鉴湖,鼓舞来朝归与叹。
宗太守在爱山台设宴并出图卷让我题诗,我迟迟未能作答。今年秋八月,我移任宁波为次东坡道场,因此写下三首诗。
霎时轻散云飞麓,蓼红蘋白明涧谷。
无计攀留天际船,门外征尘起马足。
碧湖此去烟窅漫,去思直偕鸟道盘。
前后循声报最来,归市民心壑奔湍。
况复四明山奇出,东渡大江稳帆席。
海滨蜑户饶鱼盐,潮落农田勤耕植。
回头应不忘仙鬟,诗思清于苕霅间。
林鲍再官箸金石,颜苏自古寿湖山。
骊歌唱彻鸡声旦,容易西风秋刚半。
馀泽当流贺鉴湖,鼓舞来朝归与叹。
【注释】
宗州:指宋代宗室名宗正,字元佐(一说名宗正,字元辅)。
太守:地方长官。
爱山台:即“爱山亭”,在今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有亭台建筑。
次:停留、逗留。
东坡道场:指杭州西湖的一处园林,北宋苏轼曾在此筑园居住,后人以之为景。
仙鬟:指美丽的女子发髻。
苕霅:水名,苕溪和霅溪的合称。
林鲍:指宋代著名诗人林逋、鲍照,两人均为宋初人,以诗名世。
骊歌:古代的一种乐歌,多在宴会上唱。
骊歌彻:即“骊歌声彻”。
秋刚半:深秋时节刚过一半时。
贺鉴湖:贺知章曾任越州长史,因鉴湖水色而得名。
馀泽:余泽,亦作馀泽,意为恩泽未尽。
贺鉴湖:《新唐书·贺知章传》谓:“知章卒,年八十二。”《旧唐书》:“知章卒,年八十一。”
砺石:磨刀石,比喻磨炼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移任宁波为次东坡道场后写的一组七绝。前六句写诗人到宁期间的所见所感。从首句到第三句写诗人在爱山亭观赏景色。第四句“无计攀留天际船”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官场仕途的失望和无奈。第五句“门外征尘起马足”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担忧。第六句“碧湖此去烟窅漫”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宁海一带的自然风光。第七句“去思直偕鸟道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八句“前后循声报最来”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宁海一带的政治环境。第九句“归市民心壑奔湍”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第十句“况复四明山奇出”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宁海一带的山水之美。第十一句“东渡大江稳帆席”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心。第十二句“海滨蜑户饶鱼盐”两句描绘了宁海一带渔民的生活状况。第十三句“潮落农田勤耕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辛苦生活的理解。最后一联“馀泽当流贺鉴湖”,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最后两句“馀泽当流贺鉴湖,鼓舞来朝归与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盼和感慨。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