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道场似客秋,南山之南北山北。
注释:
八月二十二日,我偕同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位学博一同游赏法华山。
载酒道场似客秋,南山之南北山北。
译文:
八月二十二日,我与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位学博一同游赏法华山。
带着美酒去道场好像过客一样度过了秋天,南山的南面和北面。
载酒道场似客秋,南山之南北山北。
注释:
八月二十二日,我偕同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位学博一同游赏法华山。
载酒道场似客秋,南山之南北山北。
译文:
八月二十二日,我与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位学博一同游赏法华山。
带着美酒去道场好像过客一样度过了秋天,南山的南面和北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人的海上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风行高宝湖 - 注释:高宝湖,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赏析: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为下文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同时,“风行”二字也预示了接下来诗歌的主题将围绕风展开。 2. 白日浑风雨,扁舟发海门 - 注释:白日,指太阳。浑雨,指连绵不断的雨水。扁舟,小船。发海门,出发。 -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纪游抒怀之作,全诗意境清幽闲雅。 “夜半泊邵伯驿访龚甫”意思是夜晚在邵伯驿站拜访龚甫,“落月天河朗”:银河高悬,月亮皎洁明净(落月:指残月,即新月)。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危樯独夜开”,在孤寂的夜空下,只有那高高的桅杆独自迎风矗立着,显得格外醒目。此句中,诗人以景写情(孤寂的夜),表现了自己孤独、冷清的心情。“故人忘寂寞,游子几徘徊”,老朋友忘了自己的孤单寂寞而欢聚一堂
【注释】 青青:青翠。渺渺:遥远的样子。余深怀:指对往事的思念。浓淡三春画:指春天景色的浓淡变化。凄迷:悲伤迷茫。美人怜短梦:指女子因梦见情郎而伤心。游子怅天涯:指诗人因思念家乡、朋友而感到惆怅。盘桓:徘徊、逗留的意思。 【赏析】 《春郊闻笛》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以杨柳为线索,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卷
诗词名句“未满相知愿,天涯共客时”出自许传霈的《去淮阴留别诸友(其一)》。这首诗是作者在清同治四年所作,当时年仅二十二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1. 诗句释义:“未满相知愿,天涯共客时。” - 未满相知愿:表达了一种对深厚友谊尚未完全建立的遗憾和渴望。 - 天涯共客时:形容自己身在异地,如同漂泊的客人,与朋友们相隔遥远。 2. 译文: - 未曾完全理解彼此的愿望
【注释】 ①甲子:清代用干支纪年,甲子是天干第三位,属木;地支第二位,属丑。 ②孤馆:孤单的馆舍。 ③栖:栖息。 ④游子:旅居他乡的人。 ⑤佣书:为他人抄写书籍或文书。 ⑥郑重:庄重、严肃。 ⑦放棹:扬帆。 ⑧饥渴斯民赖:老百姓靠我生存。 ⑨穷通:指仕途的升沉和贫富的变化。常道:平常的道理。 ⑩南北路:指从北方到南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作于清同治三年(1864),时作者21岁
【注释】喜,喜欢。子,对年轻人的尊称。方,刚才。过访,探望。同游小有天园在泰城西。甲子,清同治三年(1864年),作者二十一岁,此时作者正在扬州。偶,忽然。约,约会。闲从,悠闲地。绿荫,浓密的树阴。着处,归宿。俗吏,庸俗的官吏。低回,徘徊不进。白鹤山林去,红莲水榭开,用典。白鹤山、红莲池是扬州名胜。 【赏析】这首七绝写于作者二十四岁时(时作者正在扬州)所作,记叙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小有天园的情景。
千里有孤子,三年无老亲。 译文:在这千里之外,有一个孩子独自生活,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年迈的父母了。 注释:千里有孤子 - 意思是说,在遥远的异地,有一个孤单的孩子(指自己) 三年无老亲 - 意思是说,这三年来,我还没有能够见到我的父母(指自己的父母)。 问心时号泣,触目事悲辛。 译文:每次看到这些,我的心就难以平静,总是泪流满面。 注释:问心时号泣 - 意思是说,每当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流泪哭泣。
【注释】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 暮泊(pō):傍晚停船。 苍茫(cānɡmánɡ):迷茫,迷蒙。 增暮色:增加天色的昏暗。 处(chù)何(hé):哪里。 芳草(fānɡcǎo)人烟冷:指田野上芳草萋萋,而人烟稀少。 结邻双小艇(xiǎodànɡxiǎoxiǎoniàn),偶语半吴侬(niùbànwūnónɡ):在两艘小船的甲板上结邻,偶然交谈着吴地方言。
【注释】 冠盖:指官宦。河梁:送别的桥梁。此乡:此处家乡或此地。蕴结:内心积聚。永夜:长夜,漫长的夜晚。百里:一百里。联床:同枕共眠。扁舟:小舟。玉杯: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乙丑(清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四日他侍母登舟,至宝应县,谢淮阴诸友送至宝应(宝应县在今江苏)。这首诗是他写给友人的,是酬答之作,也是抒发自己离别之情的诗作。 首联“冠盖动淮阴,河梁携手吟”。冠盖:车驾和冠服
得家书将去泰州(甲子(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二十一岁)): 偏照扬州月,由来十二圆。 鱼书迟驿使,乌鸟落江天。 明日扁舟客,长淮一路蝉。 忘忧树北堂,也说是归年。 注释: - 得家书将去泰州:收到家中的信,准备前往泰州。 - 偏照扬州月,由来十二圆:扬州的月亮偏斜照耀,自古以来每个月都有圆的时候。 - 鱼书迟驿使:书信被延误了寄送的速度,如同鱼在水里游动一样。 - 乌鸟落江天:乌鸟落在江面
【注】: 1. 八月二十二日偕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学博游法华山 - 八月二十二日:即八月二十日。 - 偕:一同。 - 汪苇丈:人名,可能是陪同游览的友人。 - 法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以佛教文化闻名。 2. 石斗山头弁山麓,年年香市夸吴俗。 - 石斗山头:即石头山。 - 弁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香市:古代集市,以卖香料、食品等为主,这里指集市活动。 -
孟春之月快衔杯,孟秋之月期不来。 春秋佳日难兼擅,忝联诗社末座陪。 注释:孟春和孟秋,是一年中两个最美好的时期,难以同时拥有。我有幸与诸位诗友共聚一堂,但总是在诗社的最后。 巧乞七夕不可得,为君送巧语奇哉。 新旧闲情齐发泄,从头那厌诵百回。 注释:我本想借七夕之夜与您共度,可惜未能如愿。但我将我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从心底里希望您能够接受。我愿意一遍遍诵读这些诗歌,因为这是我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诗句解析 - "棣笙学博赋五言五十韵见赠次韵成七言答之":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诗作的回应。棣笙是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代朋友的赠诗。"次韵成七言"指的是按照原诗的节奏和韵律创作了一首与原诗内容相呼应的七言诗。 - "燕赵悲歌非吾曹": "非吾曹"意味着这首诗的内容与作者自己无关或不是作者所经历的情感。燕赵地区历史上常发生悲壮的故事,这里的“悲歌”暗指这些故事。 - "谁呼屠狗出而仕":
译文: 东坡离开后空山无人,声名留痕于崖谷。 未曾遇见汪丞谈论爱山,谁在高台上策马前行? 历经战乱漫漫无期,鬼火昏黄蛇蝎盘踞。 蒙棘丛生牵萝薜荔,龙鳞老化问松湍急。 天爱苍生此君出,治理周期月登衽席。 湖边万亩桑绿地,浓接棠阴齐栽植。 不久黛色压千鬟,笑对城南有无间。 台成民通政,八百年后重看山。 山灵爽气迎平旦,下雨崇朝黑天半。 赋就长歌挥兔毫,惊披珠玉临风叹。 注释: 1.
【注释】 六载重来步层麓, 怀人春雨苦空谷。 歧途日暮将安之, 踯躅危磴碍进足。 何期严濑水淼漫, 忽聚萍梗路曲盘。 喜约儿童迎竹马, 快沾膏泽聆鸣湍。 坐看云岫无心出, 当夏凉风铺琴席。 红亭白塔开旧颜, 翠竹苍松表净植。 尽多风景付云鬟, 罗列明窗大几间。 犹幸良朋结良会, 爱山过客同说山。 爱山爱士评月旦, 勤学岂废修途半。 经济无非道德腴, 我熟闻之望洋叹。 【译文】
宗太守在爱山台设宴并出图卷让我题诗,我迟迟未能作答。今年秋八月,我移任宁波为次东坡道场,因此写下三首诗。 霎时轻散云飞麓,蓼红蘋白明涧谷。 无计攀留天际船,门外征尘起马足。 碧湖此去烟窅漫,去思直偕鸟道盘。 前后循声报最来,归市民心壑奔湍。 况复四明山奇出,东渡大江稳帆席。 海滨蜑户饶鱼盐,潮落农田勤耕植。 回头应不忘仙鬟,诗思清于苕霅间。 林鲍再官箸金石,颜苏自古寿湖山。 骊歌唱彻鸡声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