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斗山头弁山麓,年年香市夸吴俗。
春日融和车马喧,甘露杨枝人乞福。
传说齐女道绩贤,持诵法华二十年。
青山埋骨著灵秀,于清净龛涌青莲。
莲开不比昙花见,世界大千驻宫殿。
绣佛名场次第开,相登觉路驾彼岸。
故逞诡奇不坏身,巾帼须眉自有人。
金粉六朝销寂尽,剩有贞魂励俗尘。
尘世韶华日以远,腾语支离愈虚诞。
不信名山坚道心,空佞左道息残喘。
我游偏在秋末老,白蘋红蓼诗大好。
风鸣翠竹阴亭亭,目接洪涛惊浩浩。
摄衣悬崖瞰太湖,七十二峰相招呼。
洞庭半规隐林表,当有人家住菰蒲。
须臾雁落岸帻后,回望城烟大如斗。
涧流且莫分浊清,觞咏犹欣集良友。
友说班荆故旧欢,尽飞逸兴度烟鬟。
洞伏黄龙迷云雾,经听白鹊神往还。
为题姓氏苔扫石,转恐山灵耻缘饰。
【注】:
- 八月二十二日偕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学博游法华山
- 八月二十二日:即八月二十日。
- 偕:一同。
- 汪苇丈:人名,可能是陪同游览的友人。
- 法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以佛教文化闻名。
- 石斗山头弁山麓,年年香市夸吴俗。
- 石斗山头:即石头山。
- 弁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香市:古代集市,以卖香料、食品等为主,这里指集市活动。
- 吴俗:吴地风俗,即江南地区的习俗。
- 春日融和车马喧,甘露杨枝人乞福。
- 春日融和:春天天气温暖和煦。
- 车马喧:车马喧闹。
- 甘露杨枝人乞福:人们向杨柳祈求福祉。
- 传说齐女道绩贤,持诵法华二十年。
- 传说:神话传说。
- 齐女:人名,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
- 道绩贤:修行得道并有贤德。
- 法华:佛教经典名,此处可能是指《金刚经》。
- 青山埋骨著灵秀,于清净龛涌青莲。
- 青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埋骨:埋葬。
- 青莲:莲花的一种,象征纯洁、圣洁。
- 莲开不比昙花见,世界大千驻宫殿。
- 莲开:莲花开放。
- 昙花见:昙花绽放时的美景。
- 世界大千:佛教用语,指宇宙万物。
- 绣佛名场次第开,相登觉路驾彼岸。
- 绣佛名场:佛教场所。
- 次第开:依次展开。
- 相登觉路:达到觉悟之路。
- 故逞诡奇不坏身,巾帼须眉自有人。
- 逞诡奇:显示奇特、古怪。
- 巾帼须眉: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才华。
- 金粉六朝销寂尽,剩有贞魂励俗尘。
- 金粉六朝:指南朝六朝时期,即东晋、宋、齐、梁、陈五朝及隋朝初年(公元317~589年),时间上相当于唐以前的中国南北朝时代。
- 销寂尽:消失殆尽。
- 贞魂:忠贞的灵魂。
- 尘世韶华日以远,腾语支离愈虚诞。
- 尘世:世俗。
- 韶华:美好的时光。
- 腾语支离:说话支吾不清,言辞紊乱。
- 不信名山坚道心,空佞左道息残喘。
- 信:相信。
- 空佞左道:盲目信奉邪教。
- 息残喘:缓解痛苦。
- 我游偏在秋末老,白蘋红蓼诗大好。
- 我游:指作者游历。
- 秋末老:秋天末,晚秋时节。
- 风鸣翠竹阴亭亭,目接洪涛惊浩浩。
- 风鸣翠竹:风声吹过翠色竹子。
- 阴亭亭:阴暗,亭亭玉立的样子。
- 目接:目光接触。
- 洪涛:大波浪。
- 摄衣悬崖瞰太湖,七十二峰相招呼。
- 摄衣:穿好衣物。
- 悬崖:陡峭的山崖。
- 瞰太湖:俯视太湖。
- 七十二峰:形容山峰众多。
- 洞庭半规隐林表,当有人家住菰蒲。
-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省北部。
- 半规:一半的轮廓。
- 隐林表:隐藏在树林外。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也指茭白。
- 须臾雁落岸帻后,回望城烟大如斗。
- 须臾:片刻之间。
- 岸帻后:在岸边整理帽子后。
- 回望城烟大如斗:回头望时,城上的烟雾像斗一样大。
- 涧流且莫分浊清,觞咏犹欣集良友。
- 涧流:山间的水流。
- 觞咏:饮酒赋诗。
- 集良友:聚集好的朋友。
- 友说班荆故旧欢,尽飞逸兴度烟鬟。
- 班荆:铺草席而坐。
- 故旧欢:老朋友的欢乐。
- 尽飞逸兴:尽情地抒发豪情壮志。
- 度烟鬟:形容美女的发髻如雾绕鬓。
- 洞伏黄龙迷云雾,经听白鹊神往还。
- 洞伏黄龙:洞穴中隐藏着黄龙。
- 迷云雾:迷失在云雾之中。
- 经听:经过听闻。
- 白鹊神往还:形容神仙往来无方。
- 为题姓氏苔扫石,转恐山灵耻缘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