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出危峰,亭中极幽敞。
空翠落秋影,虚白涤尘想。
恍疑仙人来,蹁跹曳鹤氅。
笑揖图中人,赠以邛竹杖。
飞泉不到处,松心自孤往。
明月照吟襟,遥情挹秋爽。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李桐村的冷泉待月图:

“冷泉出危峰,亭中极幽敞。”冷泉出自险峻的山峰之中,亭子建在极为幽静宽敞之处。冷泉,指四川峨眉山的清音阁下的白水井,是李白、白居易等历代名人游峨嵋时都曾饮此井水的胜地。这里用“冷泉水”来比喻诗人自己的诗句。

“空翠落秋影,虚白涤尘想。”秋意渐浓,一片青翠的山色映入眼中,如烟如雾般飘落。那如烟如雾般缥缈的山色,仿佛能洗净人心中的尘埃与杂念一般。这里用“空翠”,形容山色,也暗喻着诗歌的意境。

“恍疑仙人来,蹁跹曳鹤氅。”恍惚之间,好像有神仙降临似的。诗人仿佛看见一位仙风道骨之人,身披鹤氅,翩翩起舞。这里的仙人,指代的是隐士。

“笑揖图中人,赠以邛竹杖。”“笑揖”是指作者对图中人物的欢迎与敬意。“邛竹杖”,即当地的邛竹所制的手杖。这里用邛竹杖来代表诗人对隐士的尊敬之情。

“飞泉不到处,松心自孤往。”飞泉之景虽美,但并不常有。只有那苍松之心,才能孤傲地向着远方走去。这里用飞泉来比喻隐士的才情横溢。

“明月照吟襟,遥相挹秋爽。”“吟襟”是指诗人胸怀的宽广。“明月”则代表着高洁的情操。在这里,明月象征着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李桐村的冷泉待月图而题写的一首诗。全诗四句,每句五言一句七言一句,共十四个字。首联写诗人观画所见;颔联写诗人观画所见;颈联写画中人对诗人的回应;末联写诗人观画所感。

第一联“冷泉出危峰,亭中极幽敞”:这两句是说,从陡峭的山峰流出的冷泉,流到亭子里,就变得十分幽静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冷泉流到亭子里面,就变得十分幽静了。

第二联“空翠落秋影,虚白涤尘想”:这两句是说,那空明的青色映入眼帘,像影子一样落在秋天的景色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青色的影子映入眼帘,像是秋天的景色一样;“虚白”就是“清虚”,“涤”就是“洗”。

第三联“恍疑仙人来,蹁跹曳鹤氅”:这两句是说,仿佛有一位仙人降临似的,他身披鹤氅,翩翩起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是仿佛有一位仙人降临似的,他身披鹤氅,翩翩起舞,“翩跹”就是“轻快的样子”,“曳”就是“拖着”。

第四联“笑揖图中人,赠以邛竹杖”:这两句是说,向图中的人物微笑致意,还赠送了他一根邛竹的手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向图中的人物微笑致意,并赠送了他一根邛竹的手杖。

第五联“飞泉不到处,松心自孤往”:这两句是说,那飞泉虽然美丽,却不常常出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飞泉虽然美丽,却不常常出现;“松心”就是松树的树干或枝干,“孤往”就是独自前行的意思。

第六联“明月照吟襟,遥相挹秋爽”:这两句是说,明亮的月光洒在我的衣襟上,我遥望着它,感觉清爽无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明亮的月光洒在我的衣襟上,我遥望着它,感觉清爽无比。“吟襟”就是衣襟,“挹”就是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