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地四千尺,神仙在翠微。
秋花园蝶瘦,春稻野鸠肥。
涧水流长静,山云困不飞。
沿溪行已倦,拂石坐苔矶。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生动、形象著称。
诗句释义:
- 矗地四千尺,神仙在翠微 - 描述山高耸入云,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
- 秋花园蝶瘦,春稻野鸠肥 - 形容秋天时蝴蝶(秋花园)显得消瘦,春天时稻米(春稻)和野鸠(野鸟)则显得丰满肥美。
- 涧水流长静,山云困不飞 - 山涧水流动缓慢而平静,山上的云彩虽然浓密但并不飘动。
- 沿溪行已倦,拂石坐苔矶 - 沿着山涧小溪行走已经感到疲劳,坐在岩石上休息,周围覆盖着苔藓的石头。
译文:
在马达山的高高山峰下,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秋天里,蝴蝶轻盈地飞舞在花丛中,显得十分纤细;而到了春天,稻谷和野鸟则显得更加丰腴。涧水流淌得缓慢而平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山间的云雾厚重而不飘动,仿佛在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沿着山涧小溪行走,疲惫不堪,终于找了一块岩石坐下,周围是一片片生长着苔藓的小石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马达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用“矗地四千尺,神仙在翠微”来形容山的高峻和神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对蝴蝶和野鸟的描述,传达出季节变换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流水、云雾、石头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诗人以“沿溪行已倦,拂石坐苔矶”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