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筹防局,乡人义愤同。
黔驴齐奏技,桀狗尽居功!
含璧怜馀子,收棋误乃公!
幽冤千载后,谁为表初衷?

【解析】

(1)乙未,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一年。诗人在台南筹防局时,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感慨颇深。“忆昔”二字总领全诗,表明诗人回忆往昔的情景。

(2)“乡人”,指当地的老百姓。“义愤同”,意指乡人与作者有共同的义愤。

(3)“黔驴”,指贵州产的驴。《黔游记》载:“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见之者无不愕跃。”意思是说贵州没有驴,有人将一只贵州驴运到京城,京城人见了都感到惊讶,以为这是一只怪物。后来有人将驴牵回贵州,当地人见后也大为惊愕。“齐奏技”,指大家都在表演技艺。“桀狗”,意即凶恶的狗,此处借代那些卖国求荣的奸臣。

(4)“含璧怜馀子”,意即怜悯那些被裹挟的老百姓,因为自己曾含泪把玉璧交给了日本人。“收棋误乃公”,意即自己本想收拢人心,没想到却让坏人得志。“幽冤千载后”,“幽冤”,意即沉冤,冤屈;“千载后”,意即几千年之后,暗指冤屈将得到平反昭雪。

【答案】

(1)忆昔筹防局,乡人义愤同。

(2)黔驴齐奏技,桀狗尽居功。

(3)含璧怜馀子,收棋误乃公!

(4)幽冤千载后,谁为表初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