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来投万里奔,主人先我返丘园。
几囊束笋新诗卷,双袖酬花旧酒痕。
冀北乍欣逢伯乐,汝南翻怅别陈遵!
穷途作客真无奈,多少心胸未敢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一刺来投万里奔”的意思是:你远道而来,我送你到海澄(即厦门),这真是万里之遥!“主人先我返丘园”中的归,应理解为返回家乡。“几囊束笋新诗卷”中的笋,应为竹简;囊,指包裹着竹简的皮袋;竹简,是古代书写文字用的竹片。“双袖酬花旧酒痕”中的酬,就是赠与的意思,这里指赠送给你。“冀北乍欣逢伯乐”,意思是说,你在冀北(今河北北部)遇到了赏识你的伯乐,即知遇之恩。“汝南翻怅别陈遵”中的汝南,指汝水之南,陈遵,东汉末年的名士。“穷途作客真无奈,多少心胸未敢言”中的作客,是指做客人、做异乡人。这句诗是说,我穷途潦倒地做了客人,实在无可奈何。

【答案】

诗句:

一刺来投万里奔,主人先我返丘园。

几囊束笋新诗卷,双袖酬花旧酒痕。

冀北乍欣逢伯乐,汝南翻怅别陈遵!

穷途作客真无奈,多少心胸未敢言。

译文:

你远道而来,我送你到海澄(即厦门),这真是万里之遥!我回到家乡,看到你远行归来,心中不胜欣喜。你给我带来的几包竹简新写的诗稿,还有两瓶酒,是我过去送给陈遵的。你在冀北得到了伯乐的赏识,我在汝南也感慨万分地告别了陈遵。穷途潦倒地做了客人,实在无可奈何。

赏析:

诗人送别邱菽园观察回海澄,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心曲,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主题。“一刺来投万里奔”,用典,《晋书·王戎传》:戎有俊才,而少所推服。尝谓从兄清曰:“二李风流俊望,但恐不免栾、向(栾俭、栾恒、向秀、向长,都是晋朝著名的文人)耳”。这里化用其意,说自己远道而来投奔知己,而知己先已返故乡(丘园,指家乡)。“主人先我返丘园”,既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知己的眷念和思念之情。中间两句写自己与邱菽园分别的情景。“几囊束笋新诗卷”用典,《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在东山闲居时,常与孙兴公等游放,后孙兴公还都,谢安问孙:“孙许借书不?”孙答:“读书虽可一日千里,终是不如手指之一目。”此处以孙许自比,暗喻自己与邱菽园交往之深。同时“笋”字用典,《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其方,面灼然弗理。客少焉又请之,曰:“吾昔也鬼假此,而今予之,皆吾自为也;吾子何恃而能生此巧乎?以此术食天下,此天下之大利,孰能御之?然吾之出此,犹吾之出妻也。吾已能取矣,女安敢说?”此处用典,比喻自己与邱菽园的关系。“双袖酬花旧酒痕”,用典,《世说新语·任诞》:桓景阳在武昌,庾亮过江至石头,往话温太真。主语之间云:“庚郎故为此不佳。”太真云:“君可去作卿计!”庾于时作《答魏武笺》,甚美,成体牵俗,故语之曰:“卿年少,孤亦复小,共君赋篇章,幸可过相参!”此处用典,比喻自己与邱菽园的关系。“冀北乍欣逢伯乐,汝南翻怅别陈遵”,冀北、汝南,都是地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臣今日始见公子出而舞,臣窃哀之。平原君惭,相对入内。使者三反曰:“文君卒。”于是毛遂拔剑而前曰:“遂今日始见公子出而舞,遂不忍视矣。今公子亦有土赐臣,尚奚欲乎?”此处用典,比喻自己与邱菽园的关系。最后两句是尾联,直抒胸臆。“穷途作客真无奈,多少心胸未敢言”,用典,《世说新语·言语》: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炉火绝明,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访之。不得志而归。建元初年冬月下大雪,俄而雪骤。谢太傅问:“何时可折桂枝?”意色甚闲,谢即无答。俄而门生家信至。太傅视函中,乃帽头白丝绳系东府印。谢公欣然便得佳梦。“多少心胸未敢言”,用典故《世说新语·言语》:“谢玄在东山斋中看钟书。客问左右曰:‘谢公何如人?’答曰:‘仁泽深汪然。’又问此人何如人?答曰:‘不敢同夏虫语冰。’”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知己的眷念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