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少胭肢走马坡,暮年在客作常何。
公原靖海将军裔,我亦终南进士科。
蜡烛灰心还坠泪,爨琴焦尾尚高歌。
铜驼荆棘重相见,老泪纵横手自摩。
【注释】
- 小少胭肢走马坡:年少时骑马奔跑在胭脂红的山坡上,形容年轻时豪迈。
- 暮年在客作常何:晚年寄居他乡,常常思念故乡。作,做。作何,何处。
- 公原靖海将军裔:你是靖海将军的后代。
- 我亦终南进士科:我也是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的人。
- 烛灰心还坠泪:蜡烛已经燃尽,心却仍然悲伤到流泪。
- 爨琴焦尾尚高歌:烧炭制陶的琴,虽然烧得只剩下一个尾巴,但还能唱出高昂的歌曲。
- 铜驼荆棘重相见:我们再次相逢在荒凉的铜雀台上,周围长满了荆棘。
- 老泪纵横手自摩:眼泪纵横地流着,我用手去摸,表达我的哀痛。
【赏析】
《和施耐公六十初度见赠之作并次其韵》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此诗以“公”与“我”为对仗关系,前六句写“公”,后四句写“我”。第一联“小少胭肢走马坡,暮年在客作常何”,回忆少年时期豪情壮志,骑马驰骋于山冈之上;如今已年老体衰,漂泊他乡,心中不免怀念故乡。第二联“公原靖海将军裔,我亦终南进士科”,点明自己的出身,靖海将军的后裔,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才成为进士。第三联“烛灰心还坠泪,爨琴焦尾尚高歌”,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蜡烛感到惋惜,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虽然生活困苦,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情怀。第四联“铜驼荆棘重相见,老泪纵横手自摩”则是诗人在重逢之际,面对荒凉的铜雀台,泪水纵横,只能用手擦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