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缭绕望中收,西映残阳旧戍楼。
形势长连三辅壮,风云自涌大河流。
泥封函谷无诸国,瓜种东陵有故侯。
还忆繁台沦陷日,曾开玉帐控中州。
解析与赏析:
诗句逐句解释:
- “川原缭绕望中收,西映残阳旧戍楼。”
- 关键词: 川原,缭绕,望中收,残阳,旧戍楼。
- 注释: “川原”指的是广袤的平原,“缭绕”形容山势或水波环绕的样子。这里的描述描绘了一幅辽阔且景色多变的自然景观。”望中收”意味着在远处可以看得清楚,”西映残阳”则指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西边的山上。”旧戍楼”暗示着古老的军事防御建筑,可能是指潼关附近的古代堡垒。
- “形势长连三辅壮,风云自涌大河流。”
- 关键词: 形势,长连,三辅,壮,风云,大河。
- 注释: “形势长连三辅壮”中的“形势”和“壮”都强调了地形的雄伟壮观,而“长连”则可能是指山脉或河流连绵不断。”三辅”通常指的是汉朝时长安周围的三个地区。这里提到的“风云自涌”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如风雨等自然现象。
- “泥封函谷无诸国,瓜种东陵有故侯。”
- 关键词: 泥封,函谷,诸国,瓜种,东陵,故侯。
- 注释: “泥封函谷”可能描述了潼关被厚重的泥土所封闭的情景,象征着难以逾越的屏障。“诸国”可能指的是周边的小国或边疆地带。而“瓜种东陵有故侯”则表达了某种历史传承或文化的象征,暗示着某位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或家族在东陵留下了印记。
- “还忆繁台沦陷日,曾开玉帐控中州。”
- 关键词: 繁台,沦陷日,玉帐,中州。
- 注释: “繁台沦陷日”指的是历史上某个重要事件的开始,即繁台这个地方遭受了破坏或占领。”曾开玉帐控中州”则表明曾有一段时间某人(可能是将领)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力量与历史的叙述。它不仅展现了潼关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及对历史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变迁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