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雨尝如此,不合萧萧入客耳。碧草摇风湿欲翻,玄蝉抱叶泠然止。
祇林一卧岁时阑,可奈无衣悲早寒。悲歌乍放声还歇,今日谁听《行路难》。

【注释】

早寒:即秋夜的寒冷。

祇(zhī)林:指僧徒聚居之处。

行路难:乐府旧题,这里借指诗人仕途坎坷、不得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全诗以“悲”字统摄全篇,首二句点明“悲”之由来,三、四句写“悲”之表现,五、六句抒发“悲”之原因,七、八句则直书“悲”之结果。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朴素而又不失文采。

首联“秋风吹雨尝如此”,是说秋日天气本来就有些寒冷,再加上秋风吹过细雨洒下,使人更加感到凄凉冷瑟。“尝”字有“曾经”“常常”的意思,说明这种感受已不是一时一刻了;“入客耳”三字,表明这种感受已经渗透到诗人的内心深处。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但为下面描写风雨中的情景作了铺垫。

颔联“碧草摇风湿欲翻,玄蝉抱叶泠然止”,是说风卷落叶,把草木上的露珠吹落,草木因受风力作用而摇摆不定。树叶上挂着晶莹的露水,被风吹得颤动不已,仿佛要掉下来似的。树上的知了在鸣叫,声音清越,但随即又停止了,好像也怕冷似的。这两句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秋天的感受。

颈联“祇林一卧岁时阑,可奈无衣悲早寒”,意思是说僧人祇林寺里住久了,年岁已经过了,可是还没有添置衣物,只好忍受严寒。“一住”指长期居住;“阑”通“残”。这句写诗人长期居住在寺院中,年岁已经过了半百,却还没有什么成就,心中不免悲凉。这两句既写景,也写人。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得十分含蓄蕴藉。

尾联“悲歌乍放声还歇,今日谁听《行路难》?”意思是说,我唱起悲歌时声音刚刚响起,却又戛然而止,现在还有谁愿意听我吟唱《行路难》呢?这两句写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诗人用“悲歌”“行路难”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不平,既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情绪。

整首小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和对国家社会现状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