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也非病也,途穷使智穷。
畏人心自怯,媚世语难工。
迹混尘嚣里,思深渊默中。
小儿强解事,儳语慰愁衷。
诗解:
- “贫也非病也,途穷使智穷” - 这句话表明了贫穷并不是疾病,真正的问题是在追求的路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使得智慧和才能都变得枯竭。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困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 “畏人心自怯,媚世语难工” - 表达了由于内心的恐惧(对人心的恐惧),诗人变得不再自信,不敢轻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感;同时,为了取悦世俗而说的话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压力下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矛盾心理。
- “迹混尘嚣里,思深渊默中” - 描述了自己在尘世中忙碌奔波,与外界的喧嚣混为一体,内心却陷入深深的沉默之中。这里的“混”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而“思”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 “小儿强解事,儳语慰愁衷” - “小儿”在这里可能是自嘲,意味着自己的智慧不足,需要依赖小孩子的纯真来安慰自己。而“儳语”则是用来形容这些言语虽然简单直白,但却能够有效地抚慰心中的忧愁。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心理变化和社会现实的双重压力。首联直接提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贫困和困境的深刻认识。颔联则深化这一认识,表达了因畏惧而失去自我的真实,以及因迎合世俗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矛盾心理。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挣扎与孤立无援的状态。尾联则通过儿童的纯真话语,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真理的珍视和对复杂社会的无奈接受。全诗语言朴实而情感丰富,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反映出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