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自抛心力,经营为一餐。
诗书乖俗易,贫贱识名难。
持下容招侮,鸣高岂御寒。
解嘲应有说,僵卧似袁安。

【注释】

枉:徒然。抛心力:费心思。经营为一餐:以诗书谋生,只够一日三餐的。诗书:借指学问。

乖俗易:违背世俗。贫贱识名难:贫穷时,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名声,而不是学问。持下容招侮:被众人所轻视。鸣高:自命不凡,自以为了不起。御寒:躲避严寒,比喻逃避现实的困难。解嘲:指不受讥讽和嘲笑。

袁安:东汉隐士,居在南阳,冬天穿棉衣,夏天穿葛衣。

【赏析】

《旅夜书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对仗工整。前两句写诗人为生活奔波,穷尽心思,以诗书谋生,勉强度日;后两句写诗人虽身居贫贱,但有真才实学,不为名利所诱,不随波逐流,不屈于权贵。此诗反映了诗人清高自傲、洁身自好的节操。

“枉自抛心力”,意为白白浪费了力气、心血。“经营”二字表明诗人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为一餐”,即靠诗书谋生,勉强度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为生存而劳碌奔波的辛酸与无奈。

“诗书乖俗易”,“诗书”代指学问。“乖俗易”,即违背世俗,不被世人认同。“卑贱识名难”中的“识名”指的是了解名声,“卑贱”则表示地位低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学识渊博,却因身处卑微而难以获得世人的认可。这里的“贱”字也隐含了一种讽刺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持下容招侮”中的“持下”指的是持家之道,即勤俭节约。“招侮”则是指招致耻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节俭持家,但却因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被人轻视,甚至遭受侮辱。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批判。

“鸣高岂御寒”,意为自命不凡的人怎么能抵御寒冷?这里的“鸣高”指的是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才华,能够超越他人。“御寒”则是抵御寒冷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负之人缺乏实际能力的嘲讽与批评。这里的“御寒”也暗喻了诗人自身处境的艰难,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抵御困境,而非依赖于他人的施舍或认可。

“解嘲应有说”中的“解嘲”指的是解除嘲笑、消除讥讽。“应有说”则是指应该有个解决办法或应对之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决心。这里的“应有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解决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僵卧似袁安”,意为像袁安那样躺着不动,形容诗人隐居不仕、安于贫贱的生活状态。袁安是东汉时的一位著名隐士,他一生清廉,不慕名利,过着淡泊寡欲的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清静、简朴生活方式的赞赏与推崇。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