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蝉嘶月迥离心,络角明河夜气沈。
丹凤城遥迟梦度,青鸾镜薄鉴愁深。
谁怜南国悲纨扇,早识西楼怨锦衾。
潮鲤不来秋又老,梧桐阴里听清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残蝉嘶月迥离心,络角明河夜气沈。
  • 残蝉:秋天的蝉已经快要结束了它们的生命周期。
  • 嘶月迥离心:指在月光下发出声音的蝉,它们的声音似乎在远方回荡,让人心旷神怡。
  • 络角明河夜气沈:指的是夜空中明亮的星星和月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1. 丹凤城遥迟梦度,青鸾镜薄鉴愁深。
  • 丹凤城: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美丽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
  • 迟梦度:形容梦境中的景色如同真实一般,令人陶醉。
  • 青鸾镜薄鉴愁深:青鸾镜是一种古代的化妆用具,可以用来照镜子,这里用来比喻内心的忧愁。
  1. 谁怜南国悲纨扇,早识西楼怨锦衾?
  • 南国:这里可能是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 悲纨扇:形容那些被遗弃的旧扇子,常常用来比喻失恋或失去亲人的人。
  • 早识西楼怨锦衾:西楼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房间充满了锦被(一种华丽的被子),这里的锦衾也用来比喻她的美貌和内心的忧伤。
  1. 潮鲤不来秋又老,梧桐阴里听清砧。
  • 潮鲤:指一种生活在潮水中的鱼类,这里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 秋又老:秋天已经过去,意味着时光流逝,岁月如梭。
  • 梧桐阴里听清砧:梧桐树的阴影下传来清脆的砧声,这是一种凄凉的景象,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忧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夜晚的景象,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