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陟危磴,山势莽回互。
攀萝坠岩石,触趾还局步。
侧身烟霭间,却立屡惊顾。
前行踵已没,循迹如蚁附。
缘崖忽复暝,孤悬一线路。
下瞰老蛟窟,白日雷霆怒。
神物有隐见,洪波无寒冱。
匿景就盘曲,蹒跚生恐怖。
倏同飞鸟翻,云向恶溪渡。
巨石恣偃蹇,奔流疾相赴。
褰裳涉逾午,晞发聊延驻。
不闻人语声,但觉雨如注。
遥空垂赤虹,中断不得度。
知是古仙人,戏游博幽趣。
俄看万里云,六月生寒雾。
倒挂枯松枝,喷薄失朝暮。
直下几千仞,石窦巧嵌护。
圆壶束细腰,明珠落无数。
疑有鲛人泣,似向真宰诉。
造幽荡魂魄,发兴抒情愫。
愿结丹崖盟,庶脱尘网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诗前四句写登山过程,“陟”“回互”“触趾还局步”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登山的艰难险阻;“却立屡惊顾”写出了诗人登顶时的兴奋和喜悦;“缘崖忽复暝,孤悬一线路”描写了山中景色的优美,也表现了诗人在险峰中的惊喜心情。后四句写观瀑感受,“神物有隐见,洪波无寒冱。匿景就盘曲,蹒跚生恐怖。”写出了瀑布的壮观美丽以及它给诗人带来的刺激和震撼;“倏同飞鸟翻,云向恶溪渡。巨石恣偃蹇,奔流疾相赴”,写出了山中水流的湍急,也表现了诗人的惊险感;“褰裳涉逾午,晞发聊延驻”写出了作者观瀑后的惬意和轻松;“不闻人语声,但觉雨如注。遥空垂赤虹,中断不得度。知是古仙人,戏游博幽趣。俄看万里云,六月生寒雾。”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更写出了诗人观瀑后的愉悦和激动。最后两句“造幽荡魂魄,发兴抒情愫。愿结丹崖盟,庶脱尘网误。”写出诗人观瀑后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凌晨攀登陡峭的山路,只见山势莽苍重叠、相互交错。攀着树枝下坠岩石,脚底触到石头就站稳了脚步。

侧身于烟雾缭绕之中,却不断回头观望。前面的人已经走远,我们沿着脚印跟随着前行。

沿着石崖而上忽然间又暗下来,仿佛只有一条小路可走。向下俯瞰老蛟窟,白昼里雷霆般的水声响彻山谷。

山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巨大的水流没有寒冷凝结的景象。隐蔽的景色顺着弯曲的路径盘旋着生长,行走其间感到一种恐惧的感觉。

忽然之间像飞鸟一样翻腾起来,朝着恶水的溪流飞去。巨石任性地歪倒着,奔腾的流水快速地汇聚而来。

我挽起衣裳涉过一整天,头发干枯只好随意披散着。听不到人说话的声音,只觉得雨如同注下。

远远的天空挂着一道红色的彩虹,它被云雾隔断不能通过。我知道这是古代仙人,他们在这里游玩嬉戏以寻找乐趣。

一会儿看见万里之外的云彩,六月份也生起了寒气阴霾。山崖上倒挂的枯松枝头,喷薄的水柱失去了早晨傍晚的样子。直落几千丈深的悬崖峭壁,石缝巧妙地嵌护着它。

圆壶形的宝瓶紧紧地束住细腰,珍珠无数散落其中。怀疑有鲛人在那里哭泣,好像在向真正的主宰诉说委屈。

进入幽静之处让人心神荡漾,激发起抒情的情趣。希望能与神仙结为朋友,希望脱离世俗的羁绊。

赏析:

此诗写登山观瀑的感受。开首四句写登山之难。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第二句写登山之艰险,第三句写登顶时的欣喜,第四句写登临山顶后的畅快心情。五至八句写观瀑之景。第五句写观瀑所见之奇景,第六句写瀑声之壮美,第七句写瀑布给人带来的刺激感,第八句写站在瀑布之下所产生的惊险感。第九至十五句写观瀑之后的感受。第九句写瀑布之壮观,第十句写自己观瀑后的愉悦心情。第十一句写观瀑后的惬意和轻松,十二十三两句写观瀑后产生的感慨,十四句写观瀑之后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