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无定姿,最喜秋林晚。
云峰似几平,眺望一何远。
邈哉郭河阳,妙笔凌北苑。
玉堂留画幢,旷若陟层巘。
正如湖海士,物外得嘉遁。
又如蕴藉人,含意独深稳。
为吟画中山,秋入新诗本。
遥知石桥边,有人方策蹇。
注释:题秋山平远图:题咏秋山平远图。
好山无定姿,最喜秋林晚。云峰似几平:最美的山没有固定的形状,最喜欢秋天的树林黄昏时分。
云峰似几平,眺望一何远:云中的山峰好像有几只一样平坦,远眺它们多么遥远。
邈哉郭河阳,妙笔凌北苑:多么遥远啊,就像郭河阳和北苑一样遥远,用妙笔描绘出北方的美景。
玉堂留画幢,旷若陟层巘:在玉堂中留下了画卷,空旷得如同登上层层山岭。
正如湖海士,物外得嘉遁:就像湖海之士,超脱世俗,得到了美好的隐居生活。
又如蕴藉人,含意独深稳:又像那些含蓄深沉的人,他们的想法独特而深远稳定。
为吟画中山,秋入新诗本:为他们吟咏这画中的山水,秋天的风景已经融入到了诗歌之中。
遥知石桥边,有人方策蹇:远远地看到石桥旁边,有人骑着驴子正在行进。
【赏析】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当时作者任左拾遗。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李约所作《题秋山平远图》的一首答赠之作。
首联起句“好山无定姿”,写自己喜爱自然之美。次句“最喜秋林晚”,写自己喜欢秋天的景色。颔联两句写秋山远景,即云中有山峰,远望之如数只小峰,故用“几”字形容。颈联两句写秋山近景,即郭河阳与北苑,都以山名,故用“邈哉”二字形容,意思是说它们都远离尘世,高不可攀。尾联两句写画中山,即李约画中山,并点明这是新作,所以用“新”字。
前两联写秋山远景,后两联写画中山。其中第二联写秋山远景,第三联写秋山近景。整首诗写得很有情趣,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