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卷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萧萧木叶落凄清
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卷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译文:
秋天的树叶纷纷飘落,发出凄凉的声音,在树林中回荡。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但秋天的景色依然让人感到一丝遗憾和无情。风吹过,将千林的色彩都卷起,雨后,五夜的声音也变得急促起来。听完这美妙的音乐后,我独自踏上寻找足迹的路途,在混乱的云层之中,有几个人能够找到自己的路吗?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感受。首句“萧萧木叶落凄清”以萧瑟的秋风和落叶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的“树里飘摇树外鸣”则通过树木的摇曳和鸟鸣声,展现了秋天的生动画面。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这首诗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秋声六咏元韵”中的“元韵”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音调,而“六咏”则是指诗人对秋天的各种声音的描绘和赞美,如虫鸣、风声等。这些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其艺术魅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清代诗歌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清代诗歌文化的机会。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这首诗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