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烟踏雪破风尘,垂老还京剩此身。
十一年中三至者,万千里外再来人。
携囊贮句虽云富,托钵偿逋未了贫。
若问个中无限意,新衔自署更生臣。
【注释】
冲烟:冒寒风。
破风尘:指冲破风雪,冒着寒冷。
垂老还京:年纪已大,返回京城。
十一年中三至者:指苏武在匈奴被拘十九年,归汉后曾三次出使,每次均被派往乌孙等国。
万千里外再来人:指李陵投降于匈奴,后来被赦免,并遣返长安,距离汉朝万里之遥。
携囊贮句:携带诗篇。
偿逋:偿清债务。逋,债务。
个中无限意:心中无限的感慨和志向。
新衔自署更生臣:以新官职署名,自称“更生臣”。
【赏析】
《闻苏斋还京谢恩复守台郡次韵》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此诗为七言律诗,前六句写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欢迎及祝贺之意;后两句写自己虽无才学却愿以新职位为朝廷效力的心愿。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真意切,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首联“冲烟踏雪破风尘,垂老还京剩此身。”上片起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友人回归京城的喜悦之情。首句写朋友远赴他乡,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京城,诗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冲烟”是冒着严寒的寒风,“踏雪”是顶着大雪行进,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下句写诗人年事已高,身体衰疲,回到京城后只余下这副老骨头。
颔联“十一年中三至者,万千里外再来人。”上句用典,写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后,得以回到长安,这是历史上的佳话;下句用典,李陵投降于匈奴后,被放回长安,也是历史上的佳话。两句都是借古人之事来写自己对朋友归来的高兴之情。
颈联“携囊贮句虽云富,托钵偿逋未了贫。”“携囊贮句”是说自己虽然有丰富的诗作,但因为贫困而无法全部带回家,只能在京城里暂留。“托钵偿逋”是说诗人曾经在寺庙里当过乞丐,欠下了很多债务,所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偿还这些债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尾联“若问个中无限意,新衔自署更生臣。”上句是对前面两句的回答,表示朋友虽然还有很多的心意和想法,但是目前只能暂时留在京城等待机会。下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以新的身份继续为国家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人民的责任感。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情真意切,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