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遍南国,烟笼柳万行。
鸦啼石城暮,云起蒋山苍。
龙虎千年峙,莺花六代荒。
长江呜咽水,原不为兴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金陵口占”,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综合分析鉴赏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抓住意象,然后从炼字、手法、意境、情感等角度作答。具体到这首诗,首联“秋草遍南国,烟笼柳万行”,写秋天里遍地是萧瑟的草木,而烟笼着柳树,仿佛万条柳枝都在飘飞。诗人以“秋”总领全篇,描绘出一幅秋景图。颔联“鸦啼石城暮,云起蒋山苍”,描绘石城和蒋山的景象,表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气氛。颈联“龙虎千年峙,莺花六代荒”,用“龙虎”“莺花”比喻金陵的盛衰。尾联“长江呜咽水,原不为兴亡”,诗人由眼前的景色生发感想,认为江水在不停地流淌,它本身并没有因为国家的兴亡而有喜怒哀乐的情感。
【答案】
译文:
秋风吹过,草木凋零,到处一片萧瑟。江南的草木都覆盖了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了万株杨柳。夕阳将至,乌鸦鸣叫,
傍晚时分,云雾升腾,笼罩了蒋山。金陵(古都)的龙凤双形的石头,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六朝(东晋、刘宋、
南朝宋、齐、梁、陈)的繁华早已荡然无存。长江浩浩荡荡地流去,它原本不会因国家兴亡而改变流向。
赏析:
此诗为登金陵城所见所感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三联分别写了烟笼大地、鸟啼残阳、云起苍茫、龙卧石城,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尾联说江水滔滔不息,自然也不会因国家兴亡而改变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