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尘士马如飞,兀坐敲诗我辈稀。
幸有文章通性命,不缘离乱得因依。
排除党论粗闻道,报答君恩只有归。
间架未兴人税缓,糁盆松火乐柴扉。

注释:

  1. 长安尘士马如飞,兀坐敲诗我辈稀。
  • 长安: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 尘士:指尘土飞扬的行人。
  • 马如飞:形容马车疾驰而过,尘土飞扬。
  • 兀坐:长时间坐着不移动。
  • 敲诗:即吟咏诗歌。
  • 我辈稀:我们这群人很少。
  1. 幸有文章通性命,不缘离乱得因依。
  • 文章:指学问和才能。
  • 命:生命,命运。
  • 通:理解,领悟。
  • 因依:依赖,依靠。
  1. 排除党论粗闻道,报答君恩只有归。
  • 排除:消除,放弃。
  • 党论:指政党之间的纷争或意见不合。
  • 粗闻道:大致上了解一些道理。
  • 报答君恩:报答君主的恩情。
  1. 间架未兴人税缓,糁盆松火乐柴扉。
  • 间架未兴:指房屋之间还没有修建起来。
  • 人税:征收人头税。
  • 糁盆松火:用松枝在小盆中烧火取暖。
  • 柴扉:指柴门,即简陋的门户。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政治纷争和战争动乱带来的生活困苦的感慨之作。全诗以“长安尘士马如飞,兀坐敲诗我辈稀”开头,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忙景象和作者自己生活的艰辛。接着通过“幸有文章通性命,不缘离乱得因依”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才能的珍视,以及在乱世中能够依靠学问和才能生存的无奈。然而,在“排除党论粗闻道,报答君恩只有归”两句中,作者又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间架未兴人税缓,糁盆松火乐柴扉”则描绘了作者在乱世中依然保持乐观、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