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有丝纶系,何施巧妙工。
思量千尺线,专候一天风。
短调催残碧,新腔和晚红。
飞来城郭外,吹入画图中。
凤管鸾笙□,鹏抟鹤舞同。
是谁穿乙乙,相望转蒙蒙。
天末宫商发,郊原笑语通。
高飘真在握,顾盼也豪雄。
【赏析】
《纸鸢》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词上片描绘了纸鸢的制作过程及其特点。下片则描写了风筝放飞的情景。全词语言清丽明快,风格自然流畅。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不有丝纶系,何施巧妙工。”意思是说没有线来系住风筝,它如何能在空中飞翔?“巧”字突出了制作风筝需要高超的技巧。这两句既是对前文“制纸鸢”的概括,也表达了作者对制作技艺精湛者的赞叹。第三句:“思量千尺线,专候一天风。”意为要做出一张张完美的风筝,必须用千丈之长的细绳,等待一天的好风。这两句写出了风筝制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第四句:“短调催残碧,新腔和晚红。”意思是随着短笛声的悠扬,将春天的绿色逐渐染成了淡淡的青色,而晚霞的余晖又为天空添上了几分艳丽的红色。这句既写出了春色的美好,也写出了风筝随风飘扬的景象。最后两句:“飞来城郭外,吹入画图中。”意思是纸鸢飘到城墙之外,随风舞动,好似一幅动人的画卷。这两句既赞美了纸鸢的高远飘逸,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的下片开头两句:“凤管鸾笙□,鹏抟鹤舞同。”意思是凤管和鸾笙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大鹏展翅、仙鹤起舞一般。这些词语都富有诗意,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接下来的句子:“是谁穿乙乙,相望转蒙蒙。”意思是究竟是谁如此巧夺天工,使这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时而高升,时而低垂?这两句既表现出了风筝的飘逸轻盈,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天末宫商发,郊原笑语通。”意思是天空之上,宫商之声四溢;郊外平原,欢声笑语不断。这两句既写出了风筝放飞后的热闹场面,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喜悦与热爱。
整首词语言清丽明快,风格自然流畅。通过描绘风筝的制作过程、放飞情景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现了一幅生动美好的画面。同时,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是积极向上的,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