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绝域贡降笺,举族归朝尽内迁。
历授尧封千载后,地开禹贡九州前。
人民半与鱼龙杂,郡县全依岛屿偏。
四十年来空倔强,至今始得罢楼船。

台湾

台湾绝域贡降笺,举族归朝尽内迁。

历授尧封千载后,地开禹贡九州前。

人民半与鱼龙杂,郡县全依岛屿偏。

四十年来空倔强,至今始得罢楼船。

【注释】
1、台湾:指福建省福州市附近的台湾岛。
2、绝域:指台湾。
3、举族归朝:全部归顺朝廷。
4、尧封:指尧帝的封土。
5、地开禹贡:指台湾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6、鱼龙杂:指台湾有丰富的资源。
7、郡县:指行政区划。
8、四十年:形容时间很长。
9、罢楼船:停止使用楼船。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康熙年间诗人吴伟业所写的《登台湾城》诗篇。诗人站在台湾城上,眺望远方,不禁感慨万分。他想到了台湾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台湾人民的艰辛和付出。

诗人以“台湾绝域贡降笺,举族归朝尽内迁”为开头,描绘了台湾的历史背景。台湾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地方,后来被明朝统一,成为中国的领土。这里的“贡降笺”是指台湾向朝廷进贡的礼物,而“举族归朝尽内迁”则表示台湾的居民都归顺了朝廷,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诗人又写道:“历授尧封千载后,地开禹贡九州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历史地位的看法。他认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尧帝的封土,也是大禹治理过的九州之一。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诗人转向对台湾人民的生活的描述:“人民半与鱼龙杂,郡县全依岛屿偏。”这里,诗人用“鱼龙杂”来形容台湾人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渔民也有商人,还有各种文化和风俗。同时,他也指出了台湾在地理上的特殊情况,即“全依岛屿偏”,说明台湾四面环海,地理位置特殊。

诗人感叹道:“四十年来空倔强,至今始得罢楼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台湾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扬和感激。过去的四十年里,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台湾人民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今,他们终于结束了长期的抗争和战斗,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台湾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台湾人民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稳定的期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